海外求職|英國管理顧問業求職&LBS MiM 英國商學院分享,Coffee Chat 帶給我這些機會!

邀請到我的高中同學 Andrew 來分享英國 LBS MiM 倫敦商學院申請&海外求職,還有管理顧問業的申請方式和工作心得!歡迎到上方 YouTube 觀看完整座談會錄影檔案!

Andrew 經歷

  • Arthur D. Little 倫敦辦公室管理顧問
  • LBS MiM 倫敦商學院管理學碩士
  • King’s College London 管理學學士
  • 斬獲多間知名公司 Offer,包括 Amazon, UBS, Arthur D. Little
  • 跨海拿到杜拜 Roland Berger Offer

那我先分享一下今天的 agenda 好了 然後也陸陸續續等人 等大家陸續進來 今天主要會是像座談會的形式啦 所以我們會分成上下半場 然後前面主要會分享的是留學跟海外求職相關的經驗 然後後面會是專注在管理顧問
包括怎麼進入管顧業或是管顧業的工作心得等等 那今天的活動不會有 presentation 然後我們主要都是用 Q&A 然後用問題的形式去引導討論跟交流 所以等一下也會把 slido 的連結丟到那個聊天室 所以大家有任何問題都可以直接
盡快的把問題丟到裡面 然後我們就可以去解決這些疑問 那我們先讓 Andrew 來自我介紹一下好了 哈囉哈囉大家好 感謝大家 還有感謝 Jason 學長辦這個分享吧 就是不敢說是我自己
就是基本上就是今天分享說我過去幾年來的經驗 然後很高興有機會跟大家討論一些可能心中有的一些問題 然後快速自我介紹一下 我叫 Andrew 然後我大學是在 King’s College London 讀書 然後 LBS London Business School Master in Management
2023 年畢業 然後我現在在 倫敦的一間策略顧問管理顧問公司叫做 Arthur D. Little 工作 然後我們公司在全球有 40 幾間辦公室 然後差不多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然後我們主要就是做我的Team 主要就是做策略
然後我們全球就是各種不同產業 或是各種不同的顧問都有做 那就是今天就是主要以一個回答就是幫助大家 幫助大家釐清自己心中有一些問題的概念來觸發 所以主要不會是我自己的分享
主要是透過大家的問題跟 Jason 學長當初先收集好的一些主題 然後去做討論 所以希望盡可能的幫助到大家 然後在這兩個小時內可以讓大家有一些比較實用的一些資訊 所以有任何問題的話都歡迎直接在聊天室 在 slido 就直接說
然後我們就會討論 那就把時間還給 Jason 學長了 OK OK 好的 我也把 Andrew 的 Linkedin 跟 Instagram 也先丟到聊天室 大家可以去 connect 一下 然後也換我快速自我介紹一下好了 就是因為有些人可能是從 Accupass 那個活動平台報名的
所以不一定知道 Jason 學長這個品牌 那我是經營這個 IG 跟 Podcast 然後同時也有做一個部落格 然後目前也有創立 offerland.cc 這個留學的一站式平台 然後自己的個人經歷可能就是 大四畢業前就有錄取哥大的 MBA
然後之前在創投跟創業跟顧問業都有相關經歷 好的那我也把我的一些連結跟 Podcast 的連結 linkedin 等等的發到聊天室 大家也可以去 connect 一下 然後因為其實 Andrew 是我的高中同學 所以他這次難得回來台灣
我有邀請他錄製兩集 Podcast 目前已經剪好了 可能下禮拜跟下下禮拜就會發 那所以大家可以先去追蹤一下 Podcast 的那個關注一下 然後之後有蠻多細節 包括管顧業海外求職等等的內容 我們都有在 Podcast 聊到了
然後今天主要還是會用聊天啊對談的形式去了解更多內容 然後同時有別於其他那種講座 可能是一對一對多的形式 我們今天 maybe 就是 多對多有什麼問題就可以直接丟上來 然後我們就可以直接去解決 好的那我們先進入 topic 1 好了
就是第一個主題我們應該還是會先從 比較早以前的吧 就是留學跟海外求職相關的經歷 因為其實 Andrew 是在 LBS 就是倫敦商學院讀 MiM 的碩士 然後也是在那段時間投了很多履歷吧 然後有蠻豐富的求職經歷 那我們先
請 Andrew 介紹一下 我先把那個 slido 的連結丟進聊天室好了 好 稍等一下哦 好的 然後 agenda 主要會是我 maybe 會先丟幾個問題給 Andrew 然後我們再來先討論幾個比較共同的 topic
然後結束後我們也會直接從 slido 中挑幾個再來討論這樣 沒問題沒問題 那我們第一個問題應該就從 LBS MiM 這個 program 開始好了 可以先借一下嗎? 可以先介紹一下為什麼當初會選 LBS MiM 然後比如說為什麼不是選其他的商科碩士或是 MBA 等等
好沒問題就其實我當初大學就是在大學最後一年的時候就決定要申請碩士 因為我覺得多了碩士這一年可以幫助我更好的準備求職啊 不管是面試 CV 或者是 cover letter 各種然後是 networking 然後讓我有足夠時間去 coffee chat
所以念碩士是我大學最後一年延伸出來的想法 然後我當初申請的時候是從英國為主要的申請地點 然後我有申請一點美國申請一點新加坡香港 然後後來的話就是我自己心中的排序就是 LBS 一直都是我心裡的 top one
主要可能有幾個點吧 第一個首先就是畢竟我大學在英國讀的 對英國就是對倫敦的求職市場還比較高一點吧 因為我比較有了解然後大學有一些自己的 connection 然後他們現在也都在業界工作 所以就 connection 跟對市場的了解程度來說的話
留在倫敦對我來說會比較會花比較少的時間去適應當地的求職模式 跟了解這個遊戲怎麼玩 所以我就可以很好的運用 LBS 的資源去幫助我更上一層樓 然後 LBS 畢竟在倫敦他的 brand name 跟他的求職
其實成果都蠻好的 所以 LBS 這是第一個我覺得 LBS 當初在我的 top one 的原因 那第二個的話就是我自己覺得我自己的個性很符合 LBS 的文化 就是非常 networking based 然後我跟 LBS 的 alumni 幾個朋友都處得蠻好的
然後 LBS 其實不太是一個學術的學校 我們不太需要念書 我們主要都是參加活動 然後跟 MBA 的同學一起玩 一起出國 然後一起旅遊 然後跟他們一起玩 一起辦社團 一起參加求職 求職博覽會 各種的 就其實 LBS 是一個非常好的 community
如果你喜歡與人交流 或者是你覺得你是一個很享受這樣環境的人的話 LBS 會非常適合你 然後最後一個可能就是 我自己個人的觀念是 碩士的話 校名會大於具體要學的校系
因為對我來說我想要投遞的工作 不論是金融或是管理顧問也好 校名 我自己的經驗來講 我覺得校名會比學校具體學什麼來的重要一點 因為畢竟校名是敲門磚 讓人家看到你 CV 跟願意和你 coffee chat 的第一個最直接的連結 然後
在校名大於校系的這個情況下的話 我自己就覺得 MIM 的設計 我不會這麼介意它是不是有給我足夠的專科知識 或者是專業技能 因為我其實 因為我大學就是已經學 management 了 所以其實 MIM 的課綱 跟我大學的課綱有很大程度的重疊 所以我自己在選 LBS 的前提下
就不會是以我想要來學專業知識的這個出發點 來選 LBS 所以我覺得這三個點 大概就是為什麼我當初選了 LBS 因為校名然後地點市場然後跟文化 是幾個綜合考驗來的 我覺得 LBS 是最適合我的 嗯 那因為你大學跟碩士都是讀企業管理相關的 就商管嘛
比較 general 一點的學科 那你在求職的時候 因為你投了除了管顧業也投了金融跟科技業嘛 你在求職的時候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嗎 或是有沒有覺得自己 什麼學而不精之類的 其實這些我自己就是一直以來都在準備的 就是 consulting 的申請 所以
我真的也沒有像我在那些在專注在投遞金融的那些同學們一樣 這麼的 對一些專業知識有這麼深的認知 然後也沒有這麼完整的準備 我一直以來都是準備 consulting 所以我的主要準備時間都花在 case 跟 fit 上面 然後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覺得 準備 consulting 其實最好的部分是 跟 corporate 的 graduate scheme 是有很大程度的 的重疊 因為我像我在 amazon 的面試也好 或者是在其他 corporate 的面試的 assessment center 也好 都有遇到很多 case 的環節
然後多數的面試形式跟主題其實都是從 case 跟 fit 去延伸的 就是不管是 motivational questions 或者是 behavioral questions 然後或者是 case 本身 其實越來越多公司都是在用同樣的模式 或是相同的內容去涉及它的問題 所以我自己的面試是很容易的
所以準備 consulting 的面試是能夠很大程度的幫助 幫助我去習慣面試的環境 跟去很自在的調適我自己面試 怎麼面試 學會怎麼面試 然後知道怎麼面試 然後都是很 transferable 的
但是如果今天是要到金融的話 就會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所以一般來說的話 準備 consulting 最大能夠幫助你做 就是平行時空 就是平行的另外一條線就是 corporate 就是那些大企業 FMCG 也好 Big Tech 也好
的一些 graduate scheme OK 那我們可以先聊到的是你碩士剛進去 那一年的英國求職大概是時程是怎麼樣 比如說幾月開始投哪些履歷 然後幾月開始準備面試等等 講英國的嗎
因為我其實我比較了解的兩個市場是英國跟中東 然後大中華區的我的策略就沒有那麼深 那我主要講英國的好了 以英國市場來說的話 因為如果大家是去念碩士的話 或者是已經念完碩士的 其實最重要的是了解英國市場的求職時程
因為每一個產業都有他自己開始 recruit 的 timeline 然後每一年可能也都有第一波跟第二波的求職招募 所以其實最重要的是知道這個遊戲的時間點怎麼玩 如果值得了解到時間點怎麼玩 你就可以很簡單的去設計你自己的準備時間
跟你接下來一年怎麼規劃 那怎麼樣去了解每一個行業他們求招募時程 最直觀的方法就是跟已經在那個產業工作 或者是剛進去那個產業的學長姐也好 或者是你自己的 network 也好 去跟他們聊一下 你就可以從他們的口中了解到這個遊戲怎麼玩
然後我自己的話時程 或者我自己了解到的時程其實是 英國最早開始的還是 banking 就是那幾個大的 BB 那些 investment bank 會先開 然後差不多在 8 月 7 月 8 月 9 月左右的時間大家已經投遞的差不多了
然後在這些銀行 或者是最 complete 的銀行 competitive 的 graduate scheme 後面的話 接著就是 consulting consulting 這幾年 consulting firms 有比較 英國的 consulting firms 有比較早開始招募的趨勢 因為他們知道這些 investment bank 很早就會把好的人拿走了 所以他們也有更早開始招募的趨勢
所以從我那一年開始 我的上一年情況還沒有那麼嚴重 但是從我這一年開始 非常非常多公司在 9 月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招募 然後在 10 月初的時候就把他的招募關掉了 所以對於剛去念碩士的同學們來說的話 在還沒到達英國以前 然後就要開始做準備這件事
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因為剛到了英國 我們可能還要準備宿舍的東西 然後學校還有很多行政流程要走 我們不會有那麼多時間可以去 收集每一個公司的招募時程 所以最能夠幫助到你的功課 跟最有效的方式 在你到達英國之前就是把
你想要去的公司大多數的資料都找好 然後求職的時程了解到了 然後這樣你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 你什麼時候應該要投遞履歷 什麼時候大概會有面試 那 consulting 的話 以我那一年來說 9 月開始招募 10 月 11 月 first round
然後有機會就一直拖拖拖到 12 月或是 1 月 所以面試很有可能是一個半年的過程 因為英國的行政 其實多數其實都蠻慢的 然後這些大公司流程也都不一定跑得很快 多數可能都會跑到兩到三個月 所以很有可能面試 所以面過到下一年 然後都會繼續你自己的求職過程
跟求職旅途可能都會跟 都會慢慢的延到下一年 甚至是一個一整年的過程 那企業的話企業的 graduate scheme 的話 很多 graduate scheme 比較競爭的話 可能像是就是剛說的那些 banks 或者是一些比較大的金融機構的話
8 月 9 月 10 月會開始招 那一般來說的話 他們可能會卡在 12 月截止 那包含可能 big tech amazon 他們 陸陸續續 11 月 2 月就會截止 那比較建議大家的話 這些 graduate scheme 就是準備好就要丟了
不要等到真的截止前才丟 因為有些可能是 rolling point 有些可能是他講的很清楚 他不是 rolling basis 他截止日期後才審 可是這個可能不是每一個公司都說的這麼清楚 所以如果大家準備好的話 基本上都會是建議大家準備好就丟 準備好就丟
然後也可以比較最大程度的去分散 你準備的經歷 因為最好我們最理想的狀況其實是 面試一個一個來 不要一個禮拜來兩場面試 或一個禮拜來三場面試 然後慢慢的慢慢的這樣累積自己的面試經驗之後 就會發現我怎麼一飛沖天 然後我到明年的 1 月 2 月的時候
我面試就會越來越順利 越來越順利拿到 offer 越來越多 因為其實就是一個累積的過程 所以一般來說我們可能不會期待 我們第一場面試我們就拿到 offer 可是我們都可以理解 我們都了解到這是一個累積的過程 只要一直有拿到面試 然後一直在跟大家 coffee chat 然後一直在跟人對談 然後朝著你的目標前進的話
慢慢的慢慢的面試下去 到明年 2、3 月其實都有 都是有機會拿到 offer 的 但最關鍵最關鍵在英國求職的 就是了解時間點 然後提早開始投遞 好的 那因為 slido 上面已經有一些問題了 然後是跟留學 求職相關的 那我們就先挑幾個問題來回答好了
然後我也把 slido 的連結 再丟到聊天室裡面一次 先回答留學跟 求職相關的 第一個問題可能是 碩士才去英國的話 找工作是不是很難留在當地 因為可能最近簽證變得不太友善嗎
簽證先回答第二部分好了 簽證確實變得不太友善 因為大家可能都看到新聞就是說 他們把 skilled worker visa 的門檻提高了 那目前我們還不知道 psw 的狀況怎麼樣 現在看起來 psw 還不太會被影響到 就是多數人在碩士後還是會有兩年的 psw
儘管他的規則上面說他會要審 他會要更嚴格的去核發 但我們都還不確定他會長什麼樣子 所以如果是今年留學 今年要去留學或者是明年好了 可能都影響都還不會這麼大 然後職缺也都還是會有的 所以就像我剛剛說的
碩士去英國因為只有一年 所以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 就是在台灣的時候 就要把 CV Cover Letter 的模板都準備好 然後了解我自己要什麼時候投遞 很多同學或者是我身旁很多的朋友 可能比較晚開始準備的 就會比較手忙腳亂
然後會比較焦慮 因為當自己意識到 那個時候如果自己比較晚準備的話 然後當自己意識到 我現在要開始求職的時候 很有可能多數的職位 很多的職缺已經被拿掉了 那當自己可能 12 月 1 月開始投遞 然後拿到第一場面試的時候
其實才慢慢開始累積英國的面試經驗 那就會稍微比較晚一點 所以之所以要提早開始投遞 然後提早開始有求職經驗的原因 就是因為這是一個長期奮戰的過程 那我能夠拿多少面試經驗 就會是我自己的經驗 都會是自己的保障 那未來的話
你如果真的又很棒的 遇到了一個下一個面試經驗 或是下一個面試機會的話 你就可以把握住 所以唯一的置身關鍵 就是提早開始準備 那難當然是個挑戰 可是 PSW 好的地方就是 無論有沒有找到工作 都可以在英國留兩年
所以相對的來說 我覺得英國的求職環境還是友善的 然後機會也多 只是看自己的接受程度到什麼程度 到什麼 多彈性 因為有些人可能很特定 就是想找特定產業的工作 或者是有些人可能就是覺得說 我對我自己有一定的心思期許
那就是看自己能不能夠彈性的去接納 不同種類的工作 因為英國絕對是不缺工作機會 那就是看自己的接受程度到哪裡 那這樣的話會推薦 可能拿到留學的 offer 後 可能就要慢慢開始準備履歷相關 甚至 cover letter 要開始準備了是嗎 一定的
我覺得最好的邏輯跟排序是 順序是拿到 offer 確定我自己要去這個地方讀書的時候 開始 coffee chat 就是開始跟不管校園也好 或是曾經在那個市場讀過書的朋友們 學長姐們 慢慢的去建立起自己的 network 然後了解到在當地求職市場怎麼運作
這個遊戲怎麼玩 那我覺得這個是最有用的 我需要的幫助你釐清 我接下來要做什麼事情的步驟 所以譬如說如果想要來英國讀書的話 你可以私底下聯絡我 我們來一堆的 coffee chat 然後我就可以針對你 你想要投遞的產業 然後我們來做討論 就是下一步應該具體做什麼 不過 in general 來說的話 coffee chat
準備 CV cover letter 建立起自己的一個 company list 然後想要去的產業 想要去的公司 投遞連結 時程 這個 這個表單建立好 我覺得就已經是 勝過 99% 去英國讀書碩士的人了 你已經贏在起跑點了 所以我覺得這些東西都是必須
而且強烈建議可以在 到達英國之前就做好 嗯 好的 那這邊還有一個比較 specific 的問題 是他目前已經拿到華威的 MSBA offer 然後他問你說 建不建議要繼續等曼大或是愛丁堡的 offer 因為華威只給一個月的時間回復 然後 愛丁堡已經投出去了
但是曼大還卡在雅思單科成績 那如果等的話 就會一定會超過那個華威的 offer 的時間嗎 所以對 如果他的目標是放在管顧業的話 會想要 就會建議一定要等到王曼愛華的那個學校的 level 嗎 首先先說恭喜
因為你已經拿到了一個非常好的華威的 BA offer 所以 應該為自己 應該為自己感到開心 然後好好的慶祝一下 我一直都覺得 決定學校 或是決定科系這件事情其實是一個 綜合考量 因為畢竟碩士只有一年 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好的體驗
然後也可能是人生 非常難得的體驗 可以在國外定居 那 怎麼樣去豐富這個體驗其實有很多不一樣的因素 第一個可能是求職 就是你有你有自己的目標 你想要達哪一個哪一個學校或哪一個科系 比較容易幫助你達到你的目標 這是第一個 可是還有非常很多其他重要的因素 我也覺得需要一起考量 比如說地點
因為如果在一個方便的地點 你可以很容易去到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國家旅遊 這個是在英國讀書或是在歐洲讀書最好最好最好的 我自己認為啦 最好的一個最好的一個的拉力 然後也許還有金額預算限制 或者是科系的主題 因為我不太確定 這位同學這邊
愛丁堡跟曼大是不是也是投商業分析 所以我覺得 最好的決定方式是 就是把這些因素地點體驗 然後校友 connection career 預算
Jason 你的螢幕我沒有在分享
應該是我斷掉了是嗎 應該是喔 那你有斷掉嗎 聽不到我的話 跟我說 就是管顧業又有就是在哪裡求職 管顧業的差別 因為 英國本身的話 求職管顧業的話 校名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那也要看 connection
就是比如說華威這所學校的商學院 很多很多校友都在相同領域的地方工作 那你是會比較容易 coffee chat 然後也比較容易找到 類似的學長姐去告訴你應該怎麼做 那如果 maybe 如果是 曼大或者是愛丁堡 可能離倫敦比較遠
那如果你是想要專注在倫敦的管顧業的話 那會不會華威或者是 Kings 會比較有地利上面的優勢 那其實這些都是蠻值得去討論的 然後如果你選 Kings 的話 在倫敦你也可以跟很多不同學校的人認識
然後 imperial 也好 LSE 也好 LBS 也好 UCL 也好 你會找到很多志同道合 然後要找一起努力的夥伴 然後你們可以一起分享資訊 然後你們可以一起努力 所以其實 我自己個人而言 我會覺得校名地點 對我來說是兩個最重要的事情
然後接下來的話可能才是其他的因素 不過就像你說的 王曼愛華這幾所學校其實都是蠻好的學校 然後都也很值得念 所以 如果回到甚至回到亞洲或是出了英國的話 可能差別差距就沒有那麼多了 所以就是看自己怎麼排序這些不同的因素 OKOK
那我們進到下一題之前可以請大家 如果目前是正在計劃留學或是還沒有留學的課 可以幫我在聊天室打個 1 之類的嗎 我們算一下人數 然後再考慮要不要 討論可能留學申請 或是留學面試那一塊的經驗 就如果比較少的話 我們可能就比較 focus 在
管顧跟求職那一塊的好 好的 那我們先進到下一個 還是蠻多的 對還是蠻多的 好那 自己下一個留學方面的是 LSE 跟 UCL 都是偏學術的 經濟的 program
那在求職上會有差別嗎 就是會建議如何去選擇 這個應該是指他兩個 offer 都拿到的 對 就如果其實沒拿到 如果純粹只在選 program 之間的話 這兩所學校其實 econ department 真的都很好 然後在英國也都是一等一的強
所以這兩所學校真的很難選 我必須要承認 這是一個很難很難的問題 因為這個也還有回到就是說 如果純粹就是就職 就是求職這方面來說的話 LSE 的求職會是比 UCL 的商科求職 會在更有優勢一些
因為 LSE 的大學求職的表現非常好 所以身為 LSE 的校友會有一定的品牌優勢 那 因為 econ 就像你說的可能比較偏學術 然後我自己也不是主修 econ 的話
所以可能要看裡面專注的 econ 的主修方向 是不是符合你自己的目標 可是 如果純粹以就業來說 我自己可能會覺得 LSE 的就業表現會再比 UCL 好一點 但是 UCL 的表現也非常好
所以我的答案可能會是 LSE 因為 Branding 可能會在商科這個領域稍微好一點 好的 就真的差不了太多了 對 尤其又是 econ 因為不是在 finance 所以 econ 的話我真的
這可能真的不是我的強項 所以也不太方便去隨便的推薦這樣子 那 slido 這邊我們再回答一個 然後我們就再跳回去剛剛那個 presentation 繼續聊 maybe 留學申請方面的事情好了 因為還蠻多人是正在申請或是還沒有申請的
那 slido 上有兩個問題是關於英文程度相關的問題喔 一個是想了解你說去英國時 大概英文程度如何 然後雅思要怎麼去準備 然後另外一個是英文不好怎麼進步喔 就是英文不好的話要怎麼在這個職場上競爭這樣 了解
我覺得第一個其實就是 到了英國之後自己的英文進步程度一定會變得快很多 首先有幾個管道是能夠幫助你英文進步的 那如果就求職面來說的話 最好 然後最有幫助的進步方式其實就是透過面試本身
或者是 Coffee Chat 我自己而言我在剛開始 Coffee Chat 的時候 因為你會越來越習慣 Coffee Chat 的模式 你會理解你自己怎麼樣 operate 這個 Coffee Chat 是會最舒服 然後最容易達到你的目標的 可是剛開始 Coffee Chat 的時候 我自己而言我都是把它當成一場面試 30 分鐘的面試 因為在每一場 Coffee Chat 最後我都會問他說 你們公司有沒有 referral
如果有的話你們願不願意 refer 我 那這 30 分鐘就變得很關鍵了 就是自己的表現可不可以讓他願意 refer 你 所以其實我覺得透過 Coffee Chat 然後透過面試本身是進步 對求職這方面的英文進步最快的部分 因為你會每天都在自我介紹 每一天你都會跟他說 每一天你要重複一樣的答案
就是為什麼我想要去這個 industry 為什麼我對你們公司有興趣 然後我想要了解你們公司是什麼 所以你就是你會把這些內容內化成 然後變成一個你真的很習慣講的東西 你很喜歡敘述我的事情 然後如果暫時沒有約到 Coffee Chat 或者是暫時沒有 interview 的話 有另外一個很直接的管道是
跟你的老師跟你的教授約 每一週 30 分鐘的 catch up 你可以跟很多不同的教授都約 30 分鐘的 catch up 那可以就是保障你有每個月 每一天基本上都有講英文的時間 然後而且都是很認真的在講英文 因為你們討論的題目 跟討論的內容都是很認真的內容
都是比較嚴肅的 然後比較正式的內容 所以透過學校老師 我覺得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 然後比較 casual 一點的部分 可能就是參加社團 就是參加不同有關你自己興趣的社團 或者參加有關你職業方向的社團 你想準備管顧業的話 你可以參加你們學校的 consulting 社團
或是參加 我之前在倫敦有經營過一個 幾個學校一起辦的一個 consulting 社團 叫倫敦學校 teaching consulting 就是其實你自己學校本身 或者是整個英國的求職市場 都有很多這種給學生參加的社團活動 那去參加去裡面做一兩個 project
都有蠻多講英文的機會 然後你也有 presentation 的機會 然後再來就是體育性社團 然後你自己有興趣的社團 也都蠻容易跟外國人有交流的 所以主要還是怎麼樣去創造一個社團 創造自己能夠講英文的機會吧 對我來說我是 因為我當初是
有意識的在幫我自己創造講英文的機會 就不論是我強迫自己去 book 我老師的 30 分鐘 或者是我強迫自己要去 coffee chat 也好 就是強迫 然後有意識的強迫自己有講英文的機會 那我覺得這個可能是比較重要的 因為不知不覺中時間會過得很快 那如果沒有有意識的去安排自己時間
或是安排自己的 exposure 的話 可能時間就會一不小心就過了 嗯好的 那我們就先回到 presentation 然後如果有關於留學或求職相關的問題 還是可以打在 slido 上 那我們會在 topic 1 討論完後再回來一次
好的那我們先回到碩士申請這塊好了 因為有些人還沒開始留學或是正在申請 那你在留學申請上 因為你申請了蠻多國家嘛 英國、美國、新加坡、香港 還有其他的嘛 就是很多國家然後也申請了很多 program
那你應該也是 DIY 申請嘛 你覺得比如說申請上有需要有哪些 tips 嗎 或是有什麼撇步是可以分享 好我覺得第一個就還是其實就跟申請工作一樣 就是真的要了解到這個學校怎麼玩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跟這個學校的校友去聊天 然後你了解到這個學校跟這個 program 它注重的點是什麼 因為每一個學校其實每個學校甚至到每個科系 都有自己想要找的學生 那在網路上面可能不會寫得這麼清楚 但如果你能夠把你自己的 application materials 去 tailor 到這個 program的話 你會很清楚的知道說
ok 這個學校我就是該投這個系 這個學校我就是該投這個系 那以我的 background 來說的話 我可能不適合投這個學校這個系 那去怎麼樣去了解的話那就是跟校友聊天 所以我覺得第一個還是 最重要的是了解到這個學校跟這個系的規則是什麼 然後遊戲怎麼玩 那第二個的話 tips 不敢說吧
我自己當初的經驗可能就是 因為不確定大家每個人申請的時候自己的壓力 自己的時間分配跟時間 loading 是怎麼樣 那我覺得大家還是要比較平均的分配一下自己的時間 然後去了解一下各個國家各個學校的申請時程 然後看看我能不能夠平均的 pace out 自己的每一項每一個申請
然後就真的確實的準備好的每一個學校的申請 然後在該投出的時間投出 所以我覺得時間的分配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大家不論在任何階段其實手上都有非常多的不同的壓力 然後不同的事情 所以然後尤其申請碩士這件事情其實又會拿走蠻多的時間的
所以在考試就是雅思 GMAT GRE 或是托福這些東西考完了之後 大家肯定要想一下時間怎麼分配 因為我當初也覺得時間分配這件事情其實是帶給我一些蠻重要的感想 然後第三個的話可能就是
就像我剛說的就是可能要學著就是要了解到自己心中的重要的因素的排序是什麼樣 就是哪一個因素是對自己最重要的 然後可以比較好的幫助你做接下來的決定 那可能就是我覺得這三個重點吧
可能以前在 Jason 學長的文章裡面有提過 就是說我覺得其實申請碩士 這個東西其實有兩個面向 一個叫做你自己的硬條件 就是你的 GPA GRE GMAT 這些考試成績 這個東西是既定事實沒有辦法改變的 可是軟實力這個東西就是你的實習經驗 你的 CV 怎麼做你的 application materials 怎麼寫
然後你到底要從哪一間學校 你自己的個性你自己過去的經驗 然後有沒有 culture fit 這個學校 這些都是我們 還有辦法還有能力去改變的事情 所以大家不要忘了軟實力這個部分 很有可能是一場 coffee chat 很有可能是一場 networking 可能是一場一個多一點的實習長一點的實習
或是曾經被你放在 CV 以外的實習 要考慮一下我是不是要把這個經歷重新寫在 CV 裡 然後去更大程度的提升我上這所學校的機會 所以我會覺得要放比較多的時間在怎麼塑造自己的 application materials 去更貼合這個學校會是比較重要的事情
因為畢竟硬實力那邊其實大家已經既定事實了 已經付出最大的努力了 所以我們就是從軟實力這邊下手 我想 echo 一下 因為這一點好像比較少聽到有人分享這一塊 就真的在申請前或是申請過程中要慢慢去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嗎
或是挖掘一下自己的閃光點或自己的優勢在哪 對 然後才能塑造一個整體 package 就是整個申請材料都比較一致 然後有一定的強度的申請 沒錯其實申請學校或是決定學校就是一個雙向奔赴的過程 不要覺得是學校選你 你自己也要選學校
然後你選擇什麼學校投也是你要思考過後才做的決定 所以這些都是要考慮的 然後是你選你也會選學校的 那因為 LBS MIM 它這個 program 的特點 其實跟很多 MBA 一樣就是你畢業後你也會被邀請回來可以擔任面試官嘛
所以其實 Andrew 現在就是一個 LBS MIM 的面試官 所以如果申請 LBS MIM 是有可能遇到你是嗎 會的但是可能不會是遇到我遇到我的其他台灣同學 因為我自己我自己的 market 是在倫敦 然後我自己可能不會面試到台灣人至少我到現在目前為止我沒有面試過台灣人
所以比較 random 的分佈喔但是是有機會遇到我 好那這機會蠻難得的 所以想要請你分享一下就是身為面試官 然後你真的在面試一個同學他在申請這個 program 的時候 你會想要考察他的哪一些特質 或是你想要從這場面試中了解哪一些東西
或是有什麼樣的事情可以讓他錄取這樣 好那我就要先講我能講的不是從 LBS 面試官的角度出發 我的意思是從 in general 來說 我身為一個校友我會怎麼跟大家說 那先跟大家解釋一下 LBS 的面試就是到 LBS 投遞的流程是這樣的
就是第一輪先投遞然後如果書審過了你會收到一個面試邀請 然後跟一個校友也好或是一個 LBS 的就是學校的招生官做一個 60 分鐘的面試 然後 60 分鐘的面試完之後就會是第二輪結束了 然後就會是結果 今天剛好就是 LBS 進行面試
就是今年 second round 的 interview 的發送日期 然後你在跟這些校友面試完之後 就只有一個啦 就是你跟你的校友面試完之後 會把校友寫給你的 report 然後再全部寄回給招生辦公室 然後招生辦公室會再重新做一次很完整的評估
所以其實我覺得 LBS 的申請的流程是一個非常嚴謹 然後有制度的一個過程 因為 我們身為一個面試官 我們要寫給學校 report 其實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大長的一個 Google 就是不是 Google form 就是非常大的一個 form
然後我們要寫的把你們的把面試申請者的資料寫的 還有表現寫得非常細節 然後 最終的結果也都不會是一體兩面 不會只是 yes or no 是一個非常詳細的評估過程 所以 對這只是一個流程的介紹 那以 我自己而言 就是身為一個校友
我覺得 LBS 有非常非常明確的 特質跟招生的目標 第一個首先就是會有幾個 Tick box 就是會有幾個特質是我們想要看到 或者是我們覺得這些 personality 會是非常 fit LBS 的 culture 然後你會表現得非常好 你會非常
你會非常享受你在 LBS 的這一年 然後未來的幾十年你也會是這樣的人 然後你會享受這個 networking 享受身為這個 community 然後去利用這個 community 然後回饋這個 community 所以第一個特質的話 或者是說第一個條件的特質條件個性 第一個就是 你享受 network
你怎麼 contribute back 你的 community 然後你是不是一個 已經了解 LBS 有這樣 culture 的人 譬如說你有跟校友聯繫過 譬如說你拿到校友推薦信 譬如說你的親戚是校友 或者是 你參加 LBS 的活動 這些東西都可以去證明 OK 你了解到 LBS 有這個 networking 的 culture 然後你願意參加這個 community
然後第二個的話就會是 你對 career 的規劃 career 這件事情在 LBS 的每一個人的排序當中 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目標 那雖然大家 career 的選擇不一樣 可是大家都會是很清楚的了解到 進入到 LBS 之後我要利用什麼樣的資源 我要參加什麼樣的活動 我要跟什麼樣的人 networking
我有什麼樣的準備 我才可以達到我的 career 目標 那如果我身為一個校友 然後我會覺得說要不要推薦這位申請者的話 我自己的 或者我身旁的朋友的想法會是 我們會覺得說 你現在做的準備 跟你現在規劃的時程 還有你現在準備的程度
跟你過去的經驗 到底有多大多大的機率可以達成你心中的目標 如果我們覺得非常有機會的話 那我們會非常支持你加入 LBS 這個 community 不僅是你可以獲得你想要獲得的資源 你也很清楚你想要獲得什麼資源 然後也是你可以帶 也可以跟身旁的朋友互相交流 互相切磋
帶給這個 community 一些很有價值的經驗分享 那第二個是 career 那第三個的話就是你的 leadership team skills 這個就是你過去社團的經驗 teamworking 這些其實大家都有 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 那只是看你怎麼樣去 teamwork 你能不能體現
你從中學校的東西跟這些經驗帶給你的價值 然後你有沒有辦法體現到 application materials 然後第四個的話 就會是剛說的可能硬條件 比如說 GPA 你大學是讀什麼學校 然後 GMAT GRE 考幾分 但這個就是很一翻兩瞪眼的事情 就是大家都有大家都差不多
所以這個可能不會是讓你真的很 非常非常 outstanding 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 但是這個就是大家都有 然後我們必須要達到的一個因素 然後第五個的話 可能是你的過去背景的 diversity 就是你有沒有在國外工作實習交流的經驗
然後你有沒有在國外 volunteer 的經驗 或者是你自己是不是一個很注重 diversity 的人 也許你是 LGBTQ+ 的一員 也許你是致力於這方面議題的藝人 或是也許你是致力於某一個特定的公共議題 公益議題也好的藝人
這些都可以很大程度增加你的 diversity mindset 所以這個也是我們 LBS 很看重的一個點 那最後一個點的話 可能就是看 對其實就是這五個點 這五個點已經很大程度的完整的反映出 身為一個會非常享受 LBS 這個
這個學校跟這個 community 的一個人 他比較有機會擁有的特質 嗯了解喔 所以等於說你們面試完會寫一個很長的報告去說明 你認為他適合或不適合的原因是嗎 我上一個面試完花了三個小時寫完那個報告
因為我真的真的真的真的寫得很細 那你覺得面試後的感謝信會有幫助嗎 不論是面試前或是後面的 面試後你跟你的 因為畢竟是校友 不是一個很就是制式化的一個面試官 或是一個很冷漠的面試官
校友不是就是面試不是他日常工作 不是他工作的一環 所以面試前面試後跟這個校友保持一個良好的關係 不論是在 LinkedIn 上面 connect 先打聲招呼 然後跟他說我很期待哪一天跟你的面試 都是我覺得都是非常好的 然後面試後
務必務必要發感謝信 我覺得我自己如果 我自己如果沒收到感謝信 我可能會比較困惑 也不會說也不會說扣分 或者但是說有一個感謝是有一個感謝信 或者寫得很好的感謝信會加分 那你加分沒加分沒對你的面試 沒對你的面試加分也無所謂
因為你就跟一個就是人 然後搭建起的關係 你們有一層曾經的面試者面試官的關係 或多或少都拉近你們彼此之間的距離 那維持這個 connection 沒有什麼不好 嗯 OK 那我們再回到比較 general 的話題好了 就是求職上 因為你不只申請管顧
你還投了金融業 比如你有錄取 UBS 然後也有投科技業 也有拿到亞馬遜的 offer 這樣 甚至還有投不同國家 比如說應該提到中東嘛 你有拿到杜拜的 offer 那你在申請不同行業甚至不同國家的時候 你的履歷會做調整嗎 然後如果也有做調整
你會怎麼樣去調整你的履歷這樣 先從國家來說好了 呃每個國家寫履歷的方式 會有這麼一點點的不一樣 呃比如說我知道大中華區跟英國的方式就不太一樣 所以大家還是要了解一下每個國家是怎麼玩的
可是中東跟倫敦的履歷差別差異不會這麼大 那最建議大家怎麼樣去 呃快速地 拿到一個實用的模板的話 那就是從那個國家最好的商學院的模板下手 比如說美國的話就是 M7 然後英國的話你可以從 LBS 或者是歐洲的話你就去 INSEAD
LEC Paris 的模板上面去找 然後大概就可以 首先複製出一個你自己符合模板的履歷 然後再去找一到兩個校友幫你看 呃其實這個就已經基本上你的履歷已經沒有什麼問題了 那怎麼樣讓你的履歷從 99% 到 100% 的話 那就是給更多的人看
那這樣更多的話就是呃我指的是從給你想要去的那個 產業的業界的人看 那他們會給你更產業 specific 的建議 然後我覺得是從 99% 到 100% 的過程 可是從 0 到 99% 其實呃最簡單主要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
先找一個模板做出來之後給一到兩個真的熟悉那個那個國家市場的人看 那基本上已經是沒有就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然後至於具體說產業的話會不會改 CV 我自己呃會把就投公司跟投產業的時候
我會把經驗的部分就是我有一個我有一個我有一個 CV 是三頁的 這是我自己的存檔就是我有一個 word 檔是三頁的 CV 就是把我每一個經驗都寫完整 然後我要投這個公司的時候或是投 specific 產業的時候 我再決定說那我到底要把哪幾個公司的經歷放進去 然後把它變成一頁的 CV
然後去產出一個這個公司自己的 CV 可是我不會整個重寫 因為整個重寫確實要花蠻多時間的 然後其實這這其實這幾個商科的 的公司或者是是產業來說的話 他們想要看到的 skill set 其實不會差到非常多 因為畢竟你過去的背景你過去的實習經歷你也改不了了 你就是在你你過去實習經歷就是你做的
所以怎麼樣去微調一些中間的用詞的話 我覺得是有價值的 但還是要評估一下自己的時間分配 因為畢竟要花點時間 所以 CV 這個東西有沒有需要去微調其中的用詞的話 就是看自己有沒有時間就好 那最重要的話我覺得是 cover letter cover letter 這件事情的話 很每個人的說法不一樣
先說就是可能很多人很多人可能都會跟你說 沒有人在看 cover letter 了 大家都看 CV 而已 那我自己我自己的經驗 尤其是就是倫敦市場的經驗 還有杜拜市場的經驗 我自己覺得 cover letter 非常重要 我沒有 Tailor 好
我是我沒有做好 networking 然後把隨隨便便把 cover letter 交上去的公司 我沒有拿到面試 凡是我有 Tailor Cover Letter 多數的成功率都非常非常高 然後 我什麼是 Tailor 你的 cover letter 呢 我自己給我自己的目標 我的做法是 每當我要申請一個公司之前
我要做他寫他的 cover letter 之前 我會目標跟兩個兩個校友做好 做好 coffee chat 兩個就夠了 不需要多 因為多了可能是浪費時間 少了可能你沒有辦法獲得足夠多元的資訊 我自己覺得兩個是還蠻好的 蠻時間蠻時間有效率的方法 然後跟這兩個校友 跟這兩個公司的公司人聊完之後
你就把這兩個人的名字寫進你的 cover letter 裡 就是說 after speaking with A B after speaking with Andrew and Jason at XX department I understand that 你們的這個部門是在做什麼 所以跟我過去的背景非常非常 resonate 然後 也就是不斷的不斷的 drop down 就是
OK 我有跟這個人聊過 所以我了解到這個資訊 我看了你的這個東西 我知道你沒有在做這個 永遠都是 evidence support 所以 製造出一個 cover letter 其實蠻花時間的 因為 因為你需要 coffee chat 然後你需要去做一點點的你自己的 research 所以 cover letter 這件事情 我自己是花蠻多時間 然後我覺得還蠻重要的
至少我覺得我做到問心無愧 就是我都 cover letter 我都 tailored 你的 cover letter 我到時候沒上 那我就知道 OK 那或許我們真的是不合 或者是就是不適合 或者是我自己就是還沒有到這個 calibrate 但是我如果連 cover letter 都沒有 tailored的話 然後我投了沒上 那我就會覺得 是不是我自己的努力沒有做夠
然後我是不是還其實還可以做更多 然後讓我拿到這個 interview 所以我覺得有沒有 tailored cover letter 這個點 其實也是幫助你自己心態上的一個蠻好的調整 因為你都做到了 tailored cover letter 你都做到了這麼好的努力了 沒有拿到 interview 就是問心無愧 就是市場問題 不是你的問題 好 對 OK
所以總結下來可能 不管是留學申請 或是海外求職上 最重要的核心就是 coffee chat 你就真的需要跟很多校友聊過 了解他的內幕 或是裡面的一些 insight 才可以產出有價值的 cover letter 或是留學申請的文書等等 對不對 我覺得是
首先對 但是我覺得這個是我自己的感想 因為我覺得這個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因為你可以最直觀的了解到遊戲怎麼玩 然後你應該怎麼去計畫你接下來的準備 那至於是不是必要 那可能每個人因人而異 然後 這個其實就是一個你能做到的事情 那我自己的概念是 可能我能做到的事情
我主要追求一個問心無愧 我付出我的努力了 最後結果怎麼樣我不在乎 但我需要付出努力 那付出努力的方式就是找人 coffee chat 我自己覺得是最有效率 所以是不是必要 這個可能就是看你自己的目標 跟看你自己時間規劃 時間分配 因為我同意 留學這一年當中 絕對還有非常很多 非常非常其他重要的事情 學業也好
交女朋友也好 找到另外一半也好 然後出去玩也好 享受社團也好 享受當地的環境也好 有太多太多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情了 所以如果自己覺得時間分配上 沒有必要做到這些這麼多的話 那其實完全沒有關係 只是如果想要就找工作 或是申請學校這方面的話 我自己覺得最有效率的方式是考不起來
OK 好的 那我們因為 topic one 快結束了 我們再回到 slide 上好了 有蠻多新的問題 那我們可以去討論一下 OK 這樣應該看得到畫面對吧 看得到 好的 看一下喔 我先問
先快速問一下第一個好了 就是在跟校友 coffee chat 的時候 通常是線上還是實體 呃 我當初覺得實體其實是 我還蠻享受的 因為我真的可以看到這個人 然後真的可以跟大家有 有實質上的關 的連結
可是其實最有效率的還是 virtual 的 coffee chat 因為你就是找一個地方 跟他聊 30 分鐘就好了 所以其實看 看你跟他的地理位置 如果你願意他找 你會願意去找他 然後你覺得這一場 coffee chat 對你來說真的太重要太重要太重要了 那實體沒有問題 可是如果今天你有好多場 coffee chat 你要做的話
東跑西跑其實非常累的 所以我會看一下這個 coffee chat 對我心中的重要性跟 還有我當天的時間安排 再去決定是要實體還是 virtual 那如果我今天是被邀約 要不要 coffee chat 的話 我不介意 我不介意 virtual 所以我相信很多人也都不介意 virtual
然後我有很多非常非常 coffee chat 也都是 virtual 所以大家不要覺得 virtual 是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 甚至 even 打電話也都沒問題 所以大家不要覺得說 模式上會對對方有什麼不禮貌的冒犯 或者是對方有沒有 preference 什麼 最簡單的方式 你就問對方說你 preference 什麼 然後對方就會跟你講 ok 好的
然後有個另外一個關於 coffee chat 的問題 我覺得問的還不錯 就是他說自己個人可能有點害羞 然後聊天可能會很乾 那想知道說 coffee chat 要怎麼有禮貌的 抓到一些 或是獲取到一些自己想要的資訊 就有沒有一些技巧啊 或是你平常在進行 coffee chat 的時候
會怎麼樣的去推動這個聊天的進行這樣 我覺得 coffee chat 真的是一個非常大的學問 然後你一定會在多場 coffee chat 的時候 學會找到自己的模式 跟自己舒服的方式去問出自己想要的資訊 那是怎麼開始呢 我覺得是有一些技巧的 首先我自己在一開始的時候
如果這是一場我覺得需要準備的 coffee chat 我一定會花時間準備 30 分鐘也好 去稍微列出自己要問的問題 然後知道自己要怎麼把一場 coffee chat 帶回來 因為可能對面的那個人很興致衝動 就分享一堆 結果你發現其實這主題有點跑偏了 你下一個問題你必須要把他帶回 你想要問的問題
那比較 in general 的分配 30 分鐘的時間的話 可能是前 10 分鐘 Laleh 自我介紹 然後跟他解釋一下說 為什麼你要跟他 coffee chat 然後為什麼你想要申請 然後你的背景是什麼 然後問他一下 OK 差不多前面 5 分鐘講完了 自我背景講完之後 你就開始可以進入到說 了解一下他在這個產 OK 我現在講的是求職的 coffee chat 然後求職的 coffee chat
你前面的 10 分鐘可以 了解一下 他當初為什麼會想要選擇這個這個產業 然後他覺得 pros and cons 是什麼 其實然後在後面的 10 分鐘 可以進入到這個公司 或是他這個他在這個組 有沒有什麼 pros and cons 他自己覺得 然後 有沒有最近想要最近正在發展的趨勢
跟他們這個組很 specific 的目標 因為拿到這些目標 跟這些發展未來發展的計畫 這些都是可以寫進 cover letter 裡的 然後第三個 第三個 10 分鐘就是實施適當分配 第三個 10 分鐘 你們可以聊他當初的 application tips 就是他當初的流程 他當初經歷的是什麼面試 面試有什麼有什麼內容
然後他現在有沒有什麼樣的建議 然後最後最後最後的最後 你再跟他很有技巧的跟他提到說 我還是想要了解一下 就是 referral 這個機制在你們公司 是不是有沒有用的 然後他如果他願意 refer 你 你這樣問其實很有很有 技巧的問 因為你只是要了解說
referral 到底在這個 在你們公司到底重不重要 可是如果他願意 refer 你 他會不會說 有我願意 refer 你 那他如果跟你說不重要 或者說不知道 那你自己就不需要去糾結太多 因為就有可能就兩種 可能就是一對他不想 refer 你 或者是他真的不重要 所以你就是下一個人在說 你自己就不需要糾結這麼多 你自己也不會太難過 因為沒有人會直接拒絕你說 我不想 refer 你
所以這也是給對方一個很舒服的台階下 至於怎麼樣去準備 一個準備 很有禮貌的 這個問題是很特別的 怎麼有禮貌的聊到自己想要的資訊 那我覺得就是展現你的 passion 首先面帶笑容 我覺得這個是一個必要條件 然後第一個 然後在 coffee chat 一開始 你就要了解
就要很主動的就說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first 然後自我介紹完之後 你就可以稍微帶到一下說 你接下來規劃是什麼 不論是申請這個 industry 對他們公司很有興趣 你要跟他們展現你展現你的熱情 然後接下來 你要跟他們說 不要單單只是說 oh what a pros & cons that 然後他的工作是什麼
你要說 我之前在哪邊有什麼樣的經驗 我讀了什麼樣的書 或者我讀了你們公司什麼樣的資訊 我了解到了 你們公司未來的發展目標 所以我想要了解看看 你自己對這個的想法是什麼 或是你自己的工作經驗是什麼 就是盡量讓你自己 盡量讓你的問題變長
然後變長就會是讓對方覺得 你有準備的一個方法 然後我想想還有什麼 我覺得 coffee chat 比較重要的事情 其實其他的就差不多 主要就是要準備 就是讓自己的問題變拉長 那怎麼樣把自己的問題拉長 其實就是先把問題寫出來就好了 因為先把問題寫出來 你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
你應該要怎麼樣去問這個問題 然後 referral 這個事情可以注意一下 然後差不多差不多 那我如果想到的話 我等一下再隨時補充 OK OK 如果還有其他關於 coffee chat 的問題 也可以隨時打在 slido 上 那還有一個關於 coffee chat
是你在 coffee chat 前會如何做準備 嗯 呃 就其實我大概只會花 15 分鐘 快速的看一下說 他們公司的組織架構是怎麼樣 就譬如說我至少要了解到這個人 他在哪一個組 然後他是負責什麼樣的業務
然後去了解一下 我接下來要申請這個 program 跟他到底有什麼樣的關聯 或是他到底是不是這個 program 裡的人 然後還會去了解一下他們公司的 最近的一些大的 topic 或是他們公司的 就是以往以來的一些歷史 其實這些很基本很基本的資訊就好了 你甚至不需要去看他們的財報 甚至不需要去看他們的新聞
因為那些會花自己太多時間 15 到 20 分鐘 可以展現得出你有做功課 然後你知道他們公司在幹嘛的就可以了 或是 at least 你要知道這個產業是在幹嘛的 比如說你要投管顧 你至少要能夠講一些管顧的特有用詞吧 比如說你們的公司的 staffing model 是什麼
然後你們公司在 relocate 或者是你們公司在就是 client 或者就是用一些很特有的名詞 然後 我自己還會做什麼樣的準備 嗯 我可能還會覺得 我可能還會看一下說 他在這個 team 身旁
會不會有人是我有興趣的 比如說他來 他來自於什麼學校 他來自於什麼 team 然後我可以叫他介紹什麼樣子的人給我認識 如果我知道他來自於一個學校 就是來 LBS 也好好的 很多我就會 我可能就會跟他說 那你可不可以介紹一到兩個 在什麼公司 或是在什麼 team 工作的人給我認識
一般他們都會蠻願意的 我當初最成功的一個 coffee chat 的例子是 我聯絡到了一個在中東工作的校友 非常非常友善 然後我透過他 他推了五到十個他在中東 consulting 做事的朋友 都在不同公司 因為他就問了一個我非常直觀的問題
我就問他說 ok 你有沒有一些朋友 我也可以跟他們聊聊 他就說好啊你要什麼公司 然後我就列了超多公司給他 他每一個公司都幫我找一到兩個 所以有的時候這種其實就是 一個 connection 會搭出非常非常多不同的 connection 所以大家就是不要害羞 不要擔心太多的去問 對方基本上至少以我而言
我會有求必應 我會盡可能的做到我答應你的事情 所以不要害羞的去提出你需要的事情 ok 好的 那關於 topic 1 我們再回答最後一個問題好了 然後剩下的我們就放到 topic 2 在聊關乎業的時候再 再討論
那就先選這個 剛剛有提到英國求職的 timeline 那這個 timeline 是指說用來申請正職工作嗎 還是你也會申請實習 嗯 實習的話 一樣看產業 因為英國有一個 就是說金融而已
金融有非常非常大的文化是從 summer 開始做 從實習開始做然後拼轉正 那這個的實習就會比 我剛剛講的時程再早一點 可能 maybe 7 月 8 月就要投好 那 我自己也會申請實習 其實就是看公司本身 如果我在 coffee chat 過程中 或是我在 LinkedIn 上面滑滑滑
發現 欸怎麼大家都從實習轉正的 是不是實習轉正的機率其實很高 在這間公司 我就會 想說 那我這間公司是不是要 是不是投實習就好 因為 舉例而言好了 我我有拿到一些英國人的實習證件 就是我的 consulting 公司的 offer 不是我現在這間公司 是另外一間公司 那他 他來我學校招募的時候
我就了解到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資訊 我跟那個 HR 在聊天的時候 因為他沒有在招實習生 他在招正職 我就問他們說 OK 實習生的 interview 是怎麼樣 然後正職的 interview 是怎麼樣 結果我發現 哇 正職的 interview 的數量是 就是 round 的數量是
實習生的兩倍 就是正職是六個 round 然後實習生只有三個 round 所以我就 我完全不用考慮 我直接申請實習 因為上實習的機率比上實習 上正職在這間公司的機率大太多了 所以這個故事其實可以 apply 到 每一個產業每一個公司 因為我覺得 決定要申請實習跟決定申請正職
不外乎就幾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 OK 這間公司或是這個產業 實習轉正的機率大不大 然後第二個是 這間公司 實習進入的難度 跟正職進入的難度差異會不會很大 然後第三個是 這間公司的實習的時間是什麼時候做
跟會不會跟你其他正職的申請時間有重疊 比如說 你今年 你已經拿到其他公司的正職 9 月開始 那是不是其實你 7 月 8 月可以再做另外一個實習 然後你就可以決定說 OK 那我到底是比較喜歡 A 還是比較喜歡 我後來正職的工作 讓你再來做決定 所以其實自己的時間分配 這是第三原因
所以我覺得稍微決定一下 這三個因素的話 就可以了解到 到底要申請正職還是實習 然後快速提一下 其他工作 其他產業的 實習正職的申請時間 我剛剛講到的時間是 Consulting 的正職 Consulting 的實習會一般比正職稍微晚一點點 晚 1 到 2 個月
然後會開的 Windows 會稍微長一點 但是 英國的市場是這樣 就是任何產業的時間變動 其實每一年都不太一樣 所以最正確的方法就是 建立起你自己的 company list 然後每個禮拜都稍微去這個公司的網站上面看一下
說他們到底開了沒有 或是還沒開 就可以掌握一下自己的時程 然後實習這個就會是比較不一定的事情 好的 OK 那我在這邊還有看到一個問題 是我可以快速回覆的就是 今天的講座會不會有回放 我們到時候會上傳到 YouTube 上面
所以我剛有把連結再發到聊天室裡面 就是中間 第二個連結是有包含 YouTube Podcast 跟 Blog 所以 YouTube 可以先訂閱一下 到時候會上傳 然後Podcast的話也非常強烈建議 因為我那時候跟Andrew錄了兩集啦 然後各一個小時吧
所以也聊了蠻多內容的 所以建議推進去吧 推薦推薦 可以去 follow 一下 那次的 topic 比較有設計 這次今天就是比較就是針對大家的問題 但那次的話就是比較設計的 讓大家清楚一下 嗯 好的
那我們就進入到 topic 2 啦 這樣應該看得到我的那個 presentation 嗎 所以 我可以 如果大家看不到的話說一下 但我可以 好那我再看一下喔 好那在進入到那個 topic 2 前 我們快速介紹一下 OfferLand 好了
因為剛才也聊到留學申請相關的內容嘛 那 OfferLand 其實就是主要在做留學的一站式平台啦 因為我們之前三個 co-founder 在留學申請上遇到蠻多問題的 所以我們就想說建一個網站 建一個社群去做相關的痛點的解決 然後目前有推出蠻多功能的
包括申請落點的查詢 然後你可以通過這邊去找到跟你相似的 profile 的人的學長姐 然後未來我們會推出私訊功能 所以也可以在上面 有點像 LinkedIn 的概念 可以去上面找學長姐去 coffee chat 然後你也可以在上面找到 Andrew Andrew 也在上面沒錯 然後 目前我們推出正在開發的新功能會是
mentorship platform 因為我們之前 OfferLand 有推出兩屆的免費饅頭計畫 就是邀請很多學長姐來輔導學弟妹 然後之前 Andrew 也是我們第一屆的 mentor 然後之後我們會把它建成網站的形式 讓大家可以 不用在一個特定的 timeline 申請這個 program 都可以隨時找到熱心
願意輔導學弟妹申請的學長姐這樣 然後如果大家之後有成功留學 也歡迎大家一起加入我們 mentor 的行列 好的 那這邊先放一個 QR code 好了 大家可以去掃描一下 然後我也把連結丟到 那個 Zoom chat 裡面
那 OfferLand 它有網站 然後也有 LINE 所以大家可以去加加看 然後未來在 我們也會推出一些面試題目的收集 彙整等等的功能 所以希望大家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然後如果對於留學申請上有什麼新的想法 或是有什麼 覺得喔你在
比如說寫履歷 或是在找題目 找面試題目等等 或是在找學長姐做 coffee chat 而且找不到人 這種時候可以再跟我們說 我們可以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 好的 那我們就進入到 topic 2 吧 如果 coffee chat 找不到人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先找我 或者是去找 Jason
然後我相信我們兩個都會很願意 找我們身旁的人跟 就是慢慢的拓展自己的 connection 所以對 沒錯沒錯 我們剛才有把 Andrew 的那個 LinkedIn 跟 Instagram 放在 Zoom chat 裡面 大家可以往上翻一下 好的 因為 slido 上有蠻多 已經有蠻多關於管顧業相關的問題啦 所以我這邊 topic 先
快速過幾個 那我們就先回答 slido 那邊 回答一部分 然後我們再回到這邊好了 不然怕大家等太久 好的 那關於 topic 2 管顧業這塊的話 我們先聊管顧業求職好了 就比如說管顧業他求職有哪幾關 然後大概是 嗯
就是從幾月到幾月開始這樣 嗯 了解 有哪幾關的話 就是第一關投遞 就是一般來說 CV 或是 cover letter 然後 CV 加 cover letter 然後如果有 referral 的話就是有 referral 然後第二的話就是第一輪的面試
然後最傳統最傳統 大家可能常聽到就是一個小時 然後裡面會有 fit interview 加上 case interview 那會有個 Q&A 那 fit 的話就是問你一些 為什麼你想要來 consulting 工作 為什麼你想要來這個公司 然後你的過去一些領導經驗 或者是實習經驗 隨便他想問什麼
然後再來就連接到 30 到 35 分鐘 40 分鐘的 case interview 然後再接 10 分鐘的 Q&A 然後這是第一輪 第二輪的話 比較傳統的一些的 consulting 公司的話 也會是這樣的模式 也會是 fit 加 case 然後一輪之中可能都會有兩場 interview 然後各一個小時
然後各是 fit 加 case 所以你可能會遇到兩個面試官這樣 那越來越多 consulting firm 追求創新 追求多變 他們開始設計一些 我自己是摸不著頭緒的一些的面試方法 那有一些可能是一天就面完兩輪 早上一輪 早上一輪 下午一輪
早上兩個面試 下午兩個面試 當天就告訴你結果 然後或者是兩輪之中拖了很久 拖了一個月兩個月才讓你 final round 然後或者是 final round 根本就不是 fit 加 case final round 可能只有一個 case 加上 30 分鐘 presentation 加上 30 分鐘小組報告 再加上 30 分鐘跟 principal 或是 partner 對談
那越來越多 consulting firm 會 就追求一些比較長 然後比較多變的一些面試方法 但核心的根本 終止還是準備好 case 加 fit 會是最實在的方法 好的 那關於 case interview 這塊
他會有哪幾種問題好了 我們先從哪幾種問題開始問 好 那你幫我一個忙好不好 你幫我把 craftingcases 的網址 丟到那個聊天室裡 然後我來好好解釋一下 好 craftingcases 這個網站 是我們都覺得準備 case interview
非常非常好的一個課程 它是免費的 你最多最多可能花你 7 天吧 你可以加速把它聽完 基本上我們都覺得 念完就是跟完這個 craftingcases 的免費課程的之後 基本上就可以已經了解到 case interview 會長怎麼樣
然後你知道大概有幾個面向你需要準備 然後都是非常真實的去反映出真實 case interview 的狀況 所以 craftingcases 這個東西是 蠻建議大家去過了一次 然後它有一些付費的課程 那就是看你自己有沒有需要去 去加強練習這些部分 然後
至於說怎麼樣去準備 case interview 的話 有什麼 內容的話 crafting cases 會告訴你 我告訴我分享一下 我們自己怎麼準備 或是覺得最有效的方法好了 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讀去跟過這個 crafting cases 第二個階段是 前 15 個 case
我們覺得只需要找一到三個 你非常非常熟悉的 case coach 去跟你做 mock interview 這個一到三個 case coach 必須要是 你很確定他知道怎麼做 case 他知道正確的 case 怎麼做 他知道
然後或者他一個是已經拿到了 offer 或者是他準備進度比你超前很多 或者是他已經在產業工作了 然後 找到這一到三個 case coach 去完成你前 15 個 case 去建立起你自己的一套機制 建立起你的一些 sop
知道一些你每一個 case 都必須要達到的動作 跟一些反應 然後也跟一些機制 前 15 個 case 幫你打造好基礎 然後確保你有一個會做 case 的基礎 也就是我剛說的可能 0 到 90% 的過程 15 個 case 之中
之後才需要去 diversify 你的 case partner 為什麼要 diversify 你的 case partner 是為了獲得到更多不同人的意見 去細雕你的一些回答 細雕你的一些思路 跟去學習他們的一些回答方法 跟他們的思路
去拓展你自己的想法 跟拓展你自己做 case 的成熟度 那 diversify 就是 15 個過後的 case 的意思 如果你是 case partner 的話 就看你自己時間安排 一般來說還是會希望 還是會建議大家就是找有經驗 越有經驗的 case partner 越好 但是的話就是可能 盡可能的 diversify 越好
那所以 分成一句話總結的話 就是前 15 個不需要 diversify 後 15 個再 diversify 然後做完 craftingcases 你會了解到怎麼開始怎麼做 case OK 然後我也把 crafting cases 的連結丟到 chat 裡面了
那關於解 case interview 這一塊 通常你會有什麼樣的邏輯嗎 或是怎麼樣的順序去解這種 cases 會有一定 就是面對所有的問題 你都有一個萬用的解法嗎 還是沒有
我覺得這個就是自己的基礎 就是答好就好 就是到後面其實就會覺得說 好像任何產業任何問題 我都有自己的解的一套 SOP 跟概念 不會是我一定要回答到什麼 也不會是我一定要套用什麼 framework 就是我都沒有說我一定要做到什麼 可是你就會知道說
OK 我做到這個是我覺得 是我知道 case interview 要做到的事情 就比如說問有質量的 crafting questions 比如說又問 比如說怎麼樣去 drive 一個 case 怎麼樣去領導一個 case 那這些其實就是 你慢慢的前 15 個會慢慢的 幫助你建立起的過程 大家都沒有說
OK 我怎麼樣做 case 就是對的 我怎麼樣做 case 就是錯的 可是有一些基礎的方面是 會做 case 的人一看就知道 你有沒有練習過 case 這個是務必要做到 就是你務必要讓大家都知道說 OK 我是有練過 case 的 我現在跟你的想法不一樣 只是單純的 我跟你的想法不一樣
不是我沒有練習過 case 然後我展現出來的深處 所以其實大家有達到一定的基礎就好了 剩下就是不需要太強求自己去 一定要去做到什麼樣的 framework 或是回答到一定要什麼樣的深度 因為更重要的是思考之中的自在吧 就是你自己的自信跟流暢的應答
然後思考的過程 你有沒有辦法每一個回答 都有 structure 的列點 然後每一個回答都有辦法去講出為什麼 這些可能會更重要 最重要的去反映 比起硬要套一個 framework 或是比起硬要回答到什麼 OK 那因為我發現 slido 上問題
蠻多都有 cover 到我原本想問的點 那我就想說接下來我們直接用 slido 去回答就好了 看一下喔 先從這個好了 第一個 第三個 想要從 FMCG 就是快銷行業 轉到管顧業的話 他覺得中間的 gap 可能有點大啦
那需要拿到國外的 MBA degree 當做申請管顧的門檻嗎 然後他自己目前是非台大畢業 只有四中的學歷 這個你要不要先講啊 畢竟你是 MBA 的 我不是讀 MBA 的 這我也 那你先說比如說 管顧業進入他們的 profile
大概是怎麼樣好了 就通常以就是 experience hire 的話 招募那種有功夫的朋友 做經驗的 的人他們會看哪些門檻 對就像你說的就是 管顧業或者是 professional service 就有兩種進入方式 一種是 entry level 一種是 experience hire 那 不確定
您就是在 FMCG 做了幾年 然後現在的 seniority 怎麼樣 但是 就是看 有沒有要不要從 entry level 開始做 或者是要從 experience hire 裡面做 那當然 就像這邊了解到的可能 很多人都是從 MBA 做為一個踏進管顧業的管道 因為這個是最有效的
然後最有最方便的背書 就是你不會這麼懷疑的你自己 你有了 MBA 的學歷 尤其是好的 MBA 的學歷 踏入管顧業是非常非常容易 不是容易 就是非常非常有機會做到的事情 那所以這也是為什麼 很多人踏入管顧業 想要去念 MBA 的原因
就是幫助他們達到一個 職涯上面的轉向 那如果 可能從 entry level 想要從 entry level 開始做的話 那可能 不一定要 MBA 別的碩士也有機會 那可能就是看自己 現在在職涯的什麼階段 要從 entry level 開始做 還是從 experience hire 然後
從 FMCG 跨入管顧業 如果要走 experience hire 那絕對是要就是要找 想去的管顧公司的 他們的 在裡面工作的人聊 不管是他們的 manager 或是他們的 principal partner 聊也好 去聊聊看 因你的背景 到底符不符合他們想要的人 他們想要招募的人 因為也許有很多管顧公司 不是也許
就是很多管顧公司 其實是做 FMCG 的 case 那如果 可以從 FMCG 去 hire 到一個 非常好的業界專家的話 很多公司是願意的 但是就是要看 這個公司 這個辦公室 他的需求到底是怎麼樣的 所以 experience hire 這個東西 其實真的是很說不準 然後我也還沒到那個階段 所以我真的也不方便
就是有太多有太多的想法 但是至少我覺得 這個會是 experience hire 跟 entry level 最大的差別 就等於說真的要先去問問看 或是直接嘗試求職看看 然後也通過 coffee chat 去確認有沒有這個 head count 然後真的沒辦法的話 MBA 會是申請管顧的
蠻好的敲門轉 因為 MBA 的畢業生 大部分都去三個行業 管顧是 一個大支流這樣 差不多有三四成的 MBA 畢業生 都去管顧行業這樣 好的 那我們到下一個問題是 如果沒有任何經驗的話 要怎麼踏入管顧業 包括說他覺得
在學校的時候 需要修哪些課程嗎 或是他 管顧業有比較喜歡 hire 哪一些科系背景的學生這樣
首先就是 管顧業是一個 我真的覺得完全沒有限制 任何產業背景的一個產業 然後沒有科系背景的產業 所以當然 如果你是讀商的 你怎麼解 case 然後怎麼樣去自由 很自在的去講出這些專有名詞 你會比較熟悉
可是這個只是幫助你在面試 有更好的表現而已 絕對不會是硬性的強制的限制你 只有特定背景的人 才有辦法去做管顧業 沒有任何經驗 沒有任何管顧業的經驗 絕對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因為管顧業看的是 transferable skills 它不會是看 特定管顧業才有的 skills 當然你有一兩個管顧業的實習 可以很大程度的去支持 你為什麼有動機想要進入管顧業 但是沒有的話
絕對不會是一個 hard no 絕對不會是不可能 那 管顧業求職 因為畢竟管顧業拿到的
就是管顧業的科系背景就是沒有一定 所以可能校名還是會比修那些課來的重要一些 那具體來說準備管顧業的重點 基本上就是在 一 networking coffee chat 然後二就是 interview 的準備
那這兩個做好的話 相信大家就是 even 最後不是 end up with 管顧業的話 最後也會有一個非常好的 offer 因為都是可以轉換 然後都是一些很好的經驗 因為我看蠻多管顧業的 JD 他們其實沒有特別限制科系 甚至理工科也非常喜歡
因為他們可能因為每一個管顧業 他們的專長不一樣 或是他們面對的客戶產業都不一樣 所以他們需要的人才不一樣 所以我覺得這個還蠻多元的 唯一會看到的可能是會寫 MBA prefer 嗎 你覺得管顧業會偏好招 MBA 的學生嗎
沒有就是要看在哪一個 level 就是在你 career 的哪個 level 因為 MBA 一般跟 entry level 的投遞方式是不一樣的 我們是投 entry level 就是第一級 不論任何公司叫什麼 有些公司叫 associate consultant 有些叫 associate 有些叫 business analyst 所以每個公司叫的方法不一樣 但我們就是剛畢業的學生菜鳥
就是投 entry level MBA 一般來說他們有工作經驗了 所以他們會從下兩級開始做 或者下一級開始做 所以投遞的方式是不一樣的 投遞的管道也是不一樣的 然後因為 MBA 很多是兩年嘛 所以很多人是讀 MBA 的時候 是從第一年的 summer 開始投 然後拼第二年的轉正 所以玩的模式有點不太一樣
因為如果你是一年的碩士的話 基本上就是直接拼 就是隔年的後台正職直接入職 好的 那我先挑這題好了 因為這題我自己也蠻感興趣的 因為其實 Andrew 也有拿到杜拜的羅蘭貝格的 offer 就是也算是蠻大的 big name offer
那為什麼會選擇現在這家英國的公司 比較算是 niche company 嗎 比較利基的廣告公司這樣 哇這一個 真的蠻難全面的解釋我的選擇 但是跟選擇在哪裡讀書其實是一樣的一個問題
就是有很多綜合因素考量之下做出來的決定 那我自己為什麼會選擇這家公司 可能有幾個原因吧 首先我們在台北有台北辦公室 然後新加坡辦公室也蠻大的 我自己如果未來有想法 或者是有機會的話
或許是有辦法 relocate 到亞洲的 那畢竟我家在這邊 然後我可能也會想要有這種 global mobility 的機會 所以首先我們的 global skills 是我選擇這家公司的一個很大的原因 這個原因是我們 UK 我現在在的 team 是一個專門做策略 然後行之有年 然後 partner 都蠻有經驗的一個組別
所以我知道我跟著他們 我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做到的 project 也都是我會想要做的 project 所以 就工作內容本身 沒有什麼能夠太好挑剔的地方 那 我接下來要講的東西可能是因人而異
但我自己覺得 consulting 這件事情 就這個產業在大的 market 先做 exposure 會比在小的 market 做好一點 然後 exposure 會不一樣 譬如說譬如說中東比較多 政府 project 多數都是政府相關的 project 那就看你未來自己對自己的
或是你現在的興趣 有沒有符合做多做政府 project 這方面 那倫敦的話就會接觸到比較多私家公司 或者是一些有一點點政府 可是會有比較多不同的綜合的產業跟客戶 然後 exposure 就會是比較成熟的狀態 都會是比較成熟的問題
那中東跟或者是發展中市場 他們的 consulting 可能拿到的 project 主要就是要求你要從零開始打造起一個東西 所以實質上做的事情其實是會有一點不一樣 然後也會影響到你三到五年後的職涯規劃 如果沒有打算要在 consulting 待一輩子的話
你現在做了什麼 project 做了什麼產業的 project 有了什麼樣的 project 經驗 都會影響到未來 有機會有的選擇 所以可能這都是大家要想一下 就是說我現在的 exposure 到底符不符合我對我未來的規劃 或者是我現在在這個 market 先有這些好的 exposure 我會不會轉到其他 market 的機會也很大
或者是我先到了一個比較小的 market 我未來想要再回到這個 market 是不是就比較難一點 所以大家可以權衡利弊一下 就是做的內容 未來的機會跟現在 market 的成熟度 好的 那因為我們剛才談到蠻多都是 管顧業求職相關的東西
會比較硬核啦 我們可以分享一個比較輕鬆一點的話題 就是你目前在管顧業 因為你也過完 probation 了嘛 然後你也順利開心的進入正職工作的快樂期間了 那你目前工作了可能半年一年 你覺得在管顧業工作的形態 或是他們工作內容上有什麼
嗯 特別的想要分享的點嗎 或是管顧業中有什麼 pros and cons 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其實管顧業就是想像中的那個樣子 就是大家就是 coffee chat 裡面聊到的管顧業長什麼樣子 基本上做起來就是這個樣子 然後跟大家做 case 其實蠻像的 管顧業就是把你平常 case interview 的 case 再拉長
變成幾個月的 project 而已 然後我自己是覺得很好玩 因為真的就是每一個案子結束後的主題跟方向都不太一樣 至少我的生活不會日復一日的在重複一樣的工作 然後其實我覺得還是很看就是 team culture 這件事情
如果在 team 是一個很有活力 然後很願意尊重每個人的發展的話 其實在 consulting 的探索機會是非常多的 然後你也會有很好的享受生活的機會 因為你可以很合理的安排你自己的時間 只要你把事情做完就好了 然後
如果要講 pros and cons 的話 剛剛那些都是 pros 就是就是都是好的地方 然後還有可能還有其他 pros 就是 未來的 exit 選擇比較多 因為你會接觸到很多不同產業 然後如果你還在摸索的階段的話 你也有很多機會摸索 然後去找到你真正的興趣 然後 consulting 就是一個就是一個就是 professional service
你就是一個 client facing 的產業 所以你很容易就去搭建起 一些很重要的技能 譬如說簡報技能 怎麼做出一些好的簡報 怎麼使用 excel 怎麼樣去做好 market research 然後去產出你的想法 怎麼樣有結構性的跟你的老闆報告你的想法
這些 skill set 其實是在 consulting 的 day to day job 裡面 很容易就搭建起來的事情 那對未來你不論想要去任何一個工作 其實我都是覺得有幫助的 因為這就是一個以人為本的事 以人為本的工作 然後 你也會越來越自在 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那 然後還有一個 pros
可能很重要的話就是 你可能會有很多 出國的機會 有很多到跟不同國家的同事 不同國家的客戶一起工作的機會 是一個蠻好的文化體驗的工作 然後 pros 講的差不多 然後 consult 的話 有些人覺得 consult 可能是
我做了太多不用的產業 我比較沒有一個專精 那這個可能就是看你自己 有沒有已經有自己的興趣 跟有沒有很確定你未來想要走的路 然後 consult 的話 有些人可能覺得工時長了一點 然後工作壓力稍微大了一點 但這個就是看你自己對壓力的解讀程度 因為還有非常非常多工作
比 consulting 的壓力更大 然後工時更長 所以其實這個也是很因人而異 那 cons 的話 其實就是 可能還有另外一個 cons 就是 自己會覺得說 有時候的時間沒有辦法有太好的掌控 因為可能在一個比較緊的 project 的時候
你就會比較需要去 捨棄掉你生活中其他的安排 那這個就是很看 project 然後也很看你公司的文化 如果你公司的文化就是 ok 我有一個 project 是很 intense 的 然後我下一個 project 是比較 chill 然後可以一年之中可以有喘息的機會的話 那這件事情會比較好 那這個 project 也就不再是 cons 了
因為你就可以有很 intense 的工作 然後就有比較足夠的喘息 然後再接的 intense 的工作 也會過得蠻充實的 差不多是這樣吧 那 consult 的話 還有一個 consult 可能就是 看你自己是不是一個 喜歡與人相處的個性 因為我相信不是每一個人都習慣
在日常的工作當中 跟所有的工作夥伴有交流 然後有團隊合作的機會 但在 consulting 裡面 團隊合作是一個每一天都會發生的事情 你每一天都會跟你的同事講到不下 不只一次的話 然後你會去討論說這件事情要怎麼做 這個簡報要怎麼設計 這一頁要怎麼設計
所以如果你是一個享受與人生活 享受與人一起工作的人的話 那 consulting 就會是一個 plus 那如果你是一個習慣自己工作的人的話 那或許 consulting 就會是一個 cons 嗯 ok 好的 那關於 consulting 的職涯發展這一塊 因為還蠻多人都知道 可能 consulting 的跳槽機會多嘛
可以跳到各種行業做各種事情 有這個彈性在 那以你目前所見的情況來講 你認為可能這個情況是不是真實的 然後為什麼你進入到 consulting 做個幾年後你可以跳到很多 role 這樣
真實但是還也很現實 現實的意思是說 真的很取決於你在 consulting 的這幾年當中 你累積了什麼樣子的 project 經驗 如果你很持續的都是在累積同一個產業的經驗的話 那當然未來你想要去跳到這個產業 其實相對來說容易的
因為你可以很大程度就說服對方 我對你的產業跟你們在做的事情已經有很大的了解了 但是但是 如果你都是累積這個產業的經驗的話 也很有可能到了一個境界就是 你變成了一個人 你變得只有這個產業能夠跳出去了 所以就是要看你自己 什麼時候找到自己想要專注的產業 跟累積什麼樣子的 project
那跳的話就真的是看你做什麼樣類型的 project 如果你做 financial modeling heavy 比如說 due diligence 或者是任何其他 finance 相關的 project 之後跳到一些 finance 或是 investment firm 的話都是有機會的 那你如果現在做穿作公司的話
那你未來可能跳到 cooperative 的機會就會多一點 所以就是看你自己怎麼設計 設計你自己未來的指壓規劃 然後再去決定說你現在要做什麼樣子的 project 然後就可以設計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會說 consulting 的 exit 很 flexible 就是因為你可以設計你這幾年的經驗
然後再去找到你想要跳槽的地方 不會有很大程度 不會有很大的限制 限制說你做了 consulting 你只能跳去這些地方 OK 好的 那進入到下一題之前 因為有人想要問 Andrew 的 LinkedIn 然後我把連結再丟到 chat 裡面 大家可以先去加加看
然後應用一下剛剛 Andrew 提到的 比如說 coffee chat 或是你在 LinkedIn 上要怎麼去 connect 的方法 然後去試試看 約一下第一次的 coffee chat 這樣 然後我也把我的連結放進來 大家如果對於這次講座後面的錄影檔啊
或是之後我在 instagram 會分享一些其他的活動 或是相關資訊 大家都可以 follow 一下 然後當然還有我自己的 LinkedIn 如果對於申請比如說哥大 MBA 或是 我目前是 我是在做顧問啦 或是創業相關的領域 然後有興趣也可以跟我 connect 這樣 好的那我們就進到下一題吧
下一個是沒有商管背景要怎麼準備 或是申請就是商業的商管的學校 或是相關的工作啦 因為身邊是否有非商管背景的人 成功跨入商管這個領域這樣 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多 尤其是在商學院
就是如果今天很確定就是要在一個商學院說事的話 真的會非常非常多 我在 LinkedIn 上面叫 Andrew Lee 感謝感謝 然後再回頭看 回到回到題目本身的話 商館學就是在商學院裡面真的有非常非常多來自不同背景的人
我的同學有醫生有律師有工程師有數據分析師 那他們都是抱持著 他們要跳就要擁有商業知識 或者是進入到商科領域的工作的動機來的 所以每一個沒有商館背景的人 如果如何準備或是申請商館學校的話
就要看一下這個學校 這個 program 它對非商科背景的學生的友善程度是怎麼樣子 有些學校的 MIM 是專門指收非商科背景的學生 那有些學校的 finance program 那可能就是很明確的要求你必須要依靠或是數學的背景
所以還是回歸於這個學校的這個 program 他對就是他對非商科背景的包容程度 跟他是怎麼設計他的 program 那一般來說 mastering management 會是 非商館背景的學生最好的一個入門方式 因為 mastering management 對於非商科學生的背景的包容是最大的
然後對就是再回到這個問題就是真的非常多 非商館背景的朋友成功轉換 所以絕對不需要擔心 OK 然後 Andrew LinkedIn 我等一下找一下更新版的連結 我好像不知道舊的 等一下我再確認一下 然後下一題是想要問
有關 specific 的問題吧 所以如果 Andrew 遇到 market sizing 這種題目的話 會怎麼樣去分析 然後有沒有其他好的 resource 可以用來準備 除了剛剛因為這題是我在 就是座談會開始前就收集到了 所以你剛才其實已經有分享一個不錯的 resource Crafting Cases 那比如說 marking sizing
可能是你半年前在做 還是一年前在做的事情 要面對這麼多人解一個 market sizing 好像有點害羞耶 大概講一下多幾之類的 好我再講一次 就是 Crafting Cases 裡面有一個 module 是專門在講怎麼做 market sizing 那它叫做 estimation 為什麼叫 estimation
因為不一定每次都是在 size 一個 market 它有可能是 estimate 任何一個東西 比如說人流量 比如說 revenue 也是一種 estimation 所以大家可以去 Crafting Cases 的這個 module 裡面看 他講的蠻好的 那怎麼分析呢
那我也還是複製一下 Crafting Cases 裡面的重點啦 那重點就是 interview 叫你 size 一個 market whatever 哪裡的 revenue 也好 或是哪裡的什麼東西也好 你要自己心中就馬上立馬產出一個 key question 就是 A 加 B 或 A 乘 C
或者是 A 除 B 就是你要有兩個 key bucket 然後在你確認 確認完 interview 就是要問這個的時候 你就會說 OK I think I’ll use A bucket times B bucket to get the answer that we want 然後 if you don’t mind may take some time 所以你在
更仔細的去想接下來的細節怎麼去 estimate 之前 你要先給他你的核心算式是什麼 然後 這樣可以確保說他同不同意你的算法 然後避免你真的列了一頭拉骨之後 然後人家跟你說 OK 我不希望你這樣算 所以在人家問完問題之後
你產出一個核心的算式 我覺得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然後這個是 immediately 你就馬上想到 然後你就要跟他講 你不會有時間想 可是這個也就是你給他一個很模糊的概念 然後另外一個重點是 遇到 market sizing 的時候 你還要很 在做任何舉動之前 你都要很清楚的跟他 clarify 好 我們到底要 size 什麼
什麼東西 哪一年 哪一個月 然後或者是哪一周 哪一天 我們到底是用什麼樣的時間單位當基礎 什麼 currency 然後在哪個市場 然後有沒有他需要特別哪一個 geographic focus 然後再確認一下 他如果跟你講的是一個特別的 product 你要跟他說這個 product 到底是什麼 然後我們賣多
我們具體 我們具體 我們具體這個 product 我們還有什麼樣其他的細節是你想要知道的 就是在 他問完你一個問題之後 你都要跟他 clarify 這些細節 然後 至於說 data point 的話 就是比如說你能賣多少錢 我這個城市有多少人 或是幾歲到幾歲之前有多少人 這些東西都是 你在後面你才可以慢慢跟他討論的 可是你一定要
最一開始的時候就要跟他 clarify 好 我到底要 size 什麼東西 這大概是我的就是三大重點 但是 如果具體想要跟我 mock 一次 market sizing 的話 再來跟我說 我也非常樂意 但就是 對不占用所有人太多太多的時間 OKOK 然後那個 LinkedIn 連結應該是對的 然後如果是要直接搜尋名字的話
應該是搜 andrew lee 應該就找得到 對 好的 然後下一個是這個好了 gmat 700 然後 gpa 4.0 頂大文組 然後有管顧社幹部跟外商實習的經驗 然後修了大概 50 學分的商管學程 那這樣的 profile
你看的話會覺得有潛力的 是否符合 LBS MiM 的 就申請嗎 100% 100% 就 first of all gmat 700 已經夠了夠了夠了 然後 gpa 我不太確定台灣的 gpa 就是 out of 4.3 怎麼算
那我相信 4.1 out of 4.3 是好的 gpa 然後所以 因為一般來說我們是這樣講 邏輯是這樣想的 就是 gmat 是來補 gpa 的不足 或是 gmat 考的比較低 gpa 就必須要高 但是現在看起來這兩個都 這兩個分數都是夠的 所以我不覺得需要太大 不用太大擔心
那剩下的東西 文組大學主修什麼 完全不重要 然後 你有管顧社 你有外商實習經歷 代表你已經有 你已經知道你想要追求的是什麼 然後你過去也有足夠的經驗去證實 去 support 你的動機 然後 所以 我覺得完全不需要擔心 但
大家申請 LBS 之前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就是還是要找 還是要找校友聊 我會鼓勵大家就是 遞出申請前 盡量可以拿到幾封校友推薦信 這樣是最好的 是最有效的 能夠最有確保 最有機會確保你自己能夠拿到 interview 因為校友推薦信這件事情還是
還是可以證明了你自己到底符不符合 LBS 的 culture 因為如果有校友願意推薦你的話 代表他們背書你自己的 personality 背書你自己的 profile 然後校友對 LBS 來說又是最重要的 asset 所以還是可以盡量找到幾個校友 然後請他們幫你寫推薦信 OK
然後再發給各位 LBS 的校友推薦信是無限的 就是每一個申請者你可以找 你可以找 100 個人幫你寫 所以你如果真的找到 100 個你穩上 但真的沒有 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找幾個 就一兩個兩三個 然後這會很大程度的加上去 加大你上的機率 或是拿到 interview 的機會 嗯
所以等於說他現在應該要趕快把 LinkedIn profile 建立起來 然後優化一下 然後就可以慢慢開始 connect 一下 LBS 的校友這樣 對 或是你先認識一到兩個校友 然後叫校友幫你介紹校友 但是 我自己來說啦 我會希望 就我會看 我會希望一個想要進到 LBS 的人
會願意經營他的 LinkedIn 因為 LinkedIn 這件事情非常的重要 所以如果 LinkedIn 經營的非常完善的話 我會覺得你已經做好了非常足夠的準備了 然後你很適合來 LBS 因為我們每天都要用 LinkedIn 所以其實這個就是變相的去告訴我 準備有沒有準備好進入 LBS
或是有沒有準備好在倫敦市場求職 嗯 ok 那下一題是 當初是從哪些管道找到英國的 工作 最大的管道就還是 LinkedIn
LinkedIn 就是每一天 每一天 每一天都在 LinkedIn 上面 所以 真的就經營好自己的 LinkedIn 然後從 LinkedIn 上面下手 我覺得還是比較實在 然後比較有效率的方法 然後找到工作的話就有非常多不同的管道了 就是首先第一個就是還是 自己的網站 因為他們有職缺
就肯定第一時間是貼在上面 然後 LinkedIn 就 LinkedIn 當然還有個 LinkedIn jobs 然後還有自己學校的 career portal 我基本上就在這三個上面而已 就是我不會去到那些 坊間的求職網站 譬如說就是其他的網站 因為那些對我來說 我覺得雜訊有點多 就是有太多不一樣的
不一樣的工作內容 然後我也不確定這個公司 跟這個內容本身的工作 這個職缺本身的內容到底是做什麼 所以我自己來說 我會比較專注在我們學校 LinkedIn 跟公司自己的網站 然後英國的管顧公司
就是說這個問題的最後一個部分 英國的管顧公司真的太多太多太多太多太多太多 你想得到就是全世界的管顧公司 基本上在倫敦都有 都有分公司 然後 所以從 最大的 MBB Tier 2 Tier 3 然後 Boutique 英國超級多 Boutique Consulting firm 他們都有自己的專業的
就是專門的產業的 focus 然後他們有自己專門在做的 consulting 的類別 所以 如果有需要的話 我當然可以就是事後聯繫我 我可以列一個標 然後跟大家說 大概有哪些關於公司 不過真的非常多 所以 LinkedIn
上面搜一搜 也可以有非常的收穫 OK 好的 然後關於 LBS 這邊還有一個是 在校成績不高 有沒有辦法靠工作經驗申請上 LBS 在問這題之前 我想問一下 LBS 的 program 就它商學院除了 MIM 以外
也有 MBA 是嗎 OK 所以 LBS 的 program 分成兩種大的類別 第一個叫做 Early Careers 然後另外一個叫做 就是給有工作經驗的 Early Careers 裡面有三個 program 一個是 MIM 另外一個是 MFA Master in Financial Analysis 然後第三個是 MAM
Master in Analytics and Management 然後這三個 program 都是給 兩年工作經驗以下的學生申請 然後給有工作經驗兩年以上的 學生申請就是 MBA 跟 Master in Finance 然後 所以就是這樣 就是有工作經驗的 沒有工作經驗的
然後 MBA 對標 MIM MIF Master in Finance 對標 MFA 這樣子就是這樣子去分的 所以就有 Management Finance 跟 Analytics 然後在校成績不高 是否可以靠工作經驗申請上 LBS 那就要看工作經驗是幾年了 工作經驗兩年以上就是申請 MBA
工作經驗兩年以下 就是申請 Early Careers 然後 像我剛剛說的在校成績不高 一般來說的話 GMAT GRE 夠高就可以足夠的彌補 在校成績不高這件事情 但硬條件這方面是學校自己 他們有他們自己的 criteria 所以我們可能很難說 這個 GPA 一定可以上 這個 GPA 一定不能上
那還是鼓勵大家就是 盡量的優化自己的 profile 然後就去投 那 至於說 在校成績不高這件事情 還是要看是在哪一個學校在校成績不高 這個我知道對 LBS 也蠻重要的 LBS 也還是蠻看重 大學是對哪一個學校的 所以
這個就還是一個綜合評估的過程 然後我們也不太清楚 學校到底是怎麼看硬條件這個部分 因為也有人 GMAT GRE 很低然後上 LBS 然後也有人在校成績不高上 LBS 也有人 GMAT GRE 超級無敵高 然後沒有被 LBS 選上 所以 這個就還是 應該是一個綜合評估 OK
好的 那再一題 關於留學申請相關的好了 今天應該可以剛好準時下班 4 點結束 如果大家還有問題可以 一樣放在 slido 裡面啦 不管是可能管顧 呃 申請或管顧內幕嗎 就是平常工作型態等等 或是想要了解更多的是
關於 LBS MIM 的讀書心得 或是申請心得等等的都 都可以丟到 slido 裡面 好的 然後我也有把那個 匿名的 feedback 的問卷放在聊天室 大家可以快速填填 然後下一題是關於實習經驗的部分 就是如果想要申請
英國王曼愛華以上的碩士的話 那個實習經驗是不是非常必要 嗯 因 不會 就是還是看每個學校跟看了自己的主修 因為 呃 有些有些上課就是給
像我們當初可能是背景不是上課學生去申請 那對於上課實習經驗就不會是特別的著重 那反而更著重的可能是 GPA 就是跟其他的考試成績 那 呃 對我的答案是沒有很 就是不會是一定必要 但如果有的話絕對是 好的事情 而且
多數的人應該都會有或多或少一到兩個實習經驗 不一定要是在上課領域 可是就是 就是要去證明過去的自己其實是有努力的去獲得一些經驗 然後有培養一些 技能 不論是團隊合作的技能也好 或者是 對數字敏銳度的技能也好 數據分析 然後 excel powerpoint
這些這些比較實用的工作技能 嗯 OK 好的 那再來是 那個管顧業的方面喔 就是 這比較大啦 就是 andrew 會怎麼樣解 case interview 我 我跟 crafting cases 解
我 我今天 我今天一律都是建議大家去看 crafting cases 我自己怎麼解 其實也是 crafting cases 教我的 嗯 怎麼解就是他 case interview 就是他會給你一個問題嘛 那首先 你先跟他 clarify 一次 clarify 一下這個問題是什麼 如果今天是一個很 typical 的 strategy case 的話 你就跟他了解一下 OK A
這個公司他的他的他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然後他過去的經驗是什麼 B 為什麼他現在會有這個問題 他以前有沒有做過這件事情 譬如說他進入了這個 entry market 我要了解一下 之前在這個 market 有沒有一些 operations 或是他有沒有一些經驗 我可不可以 leverage 他 然後第三個就是 我我了解一下這個問題之外 我們還有沒有什麼其他目標想要達到的
這是三個我會問的問題 然後再再聽完他給我的一個問題之後 然後我就可以進入到我們的第一個第一個步驟 叫做 brandstorming 就是我自己會在紙上畫出一個 framework 然後會有第一個 我覺得我需要了解到 我需要解決的 bucket 會有第二個第三個 然後在第一個 bucket 裡面會有第一個我想要的問題
第二個想要的問題 第三個我想要我的問題 然後所以 在 case interview 裡面的每一個回答都會是樹狀圖 結果我會有第一個主要類別的東西 我想探討 主要類別下面會有第一個因素 第一個因素下面我會有 第一二三個問題可以問出來 然後去幫助我達到獲得我想要的資訊
所以每一個都是要有樹狀圖 然後有結構的回答 那 brandstorming 後就會進入到很特別的問題 就是這個 case 專門的問題 有可能是他會給你一個圖表 然後讓你去讓你去分析圖表上面的資訊 或者是他會給你一個數學題 比如說跟你說了很多 revenue 跟 cost 上面的東西
然後要讓你算出一個投資報酬 或是要你算出一個未來五年的獲利數量之類的 那這個就是看每個 case 不一樣 然後中間的一到兩題結束之後就會到一個 conclusion 那就是給出你自己的建議 那給出建議的話就是你給出你的建議
然後給了一二三的原因 然後再講一下為什麼有他可能有什麼其他的風險 然後再講一下下一步應該怎麼走 然後都是給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 最後就是我大概會解 解 case interview 的邏輯 但關鍵就是 都給一二三 abc 然後第一個點第二個第三點 第一個 bucket 第二個 bucket
就是永遠都是 classifying 那個 bucket 然後給出一個有結構性的回答 好的 那我讓 Andrew 休息一下好了 我先回答這個問題是關於簡報跟錄影檔案 那我把連結再丟到聊天室裡面 然後第二個連結是有 youtube 跟 podcast 跟 blog 啦
然後可以去 youtube 訂閱一下 之後會把錄影檔案上傳上去 然後 podcast 的話也強烈建議 我追蹤 或是五星好評之類的 因為我上次有跟 Andrew 錄了兩集 podcast 是關於也是這個主題的 但是那個上次的問題會比較 structure 一點 所以才想說這次
我們就可以以座談會的形式去 用提問的方式去解決大家的問題啦 那除了 這個管顧業相關的經驗的問題以外 其實如果對於金融行業或是科技行業 有興趣也可以趁現在在 slido 上提問
因為 Andrew 其實之前也有拿到 amazon 跟 UBS 的 offer 也有去 UBS 去實習過 所以都是蠻難得的經驗 所以大家可以把握機會 好的 那我們再問 先問這一題好了就是 目前可能英國的管顧業 比亞洲人 或是其他各國
不同人種或是不同國籍的 組成的比例大概會是如何 是 管顧業的話看公司的規模 如果是比較小型的公司可能 diversity 不會這麼好 可能還是比較多外國人 或者是白人
但是大型的管顧業公司 MBB 也好或者是 tier 2 的管顧業 也好 招了非常非常非常多的外國人 尤其是亞洲人 因為真的太多 香港新加坡 非常非常厲害的學生 也想走 consulting 這個方面
所以他們拿了很多很厲害的亞洲人 然後中國人也有 所以我自己覺得 管顧業的 diversity 是越來越好 越來越多是公司是在朝第一眼的方向去走 然後越來越多公司是注重人種的分佈 所以 對希望這樣回答到問題
好的 然後剛才關於 UBS 跟亞馬遜 有人提出相關的問題 就是想說 當初你申請 UBS 跟 Amazon 是哪一個 position 是 我的 Amazon 是在那個 product management 當初拿到是 product manager
就是 product manager 那個 position 叫 product manager 就是 product manager 的 graduate 然後 我的 UBS 我暑假做的時期是在一個非常非常大的部門 叫做 GCRG governance regulations GCRG governance
compliance regulations 對就是做管理 然後做公司治理 然後做 compliance 做 做法規管理的這個部門 然後我後來拿到的 return 是在一個叫做
credit risk 的部門 所以 但因為 UBS 這個就是各大的 finance 就是的金融機構其實都太大 他們有的部門真的太細太細了 所以 每一個部門可能名字叫一樣的 就不同公司名字叫一樣 但實際上做的事情可能不太一樣 但是
我當初在 UBS 做的就不會是 不會是 不太偏前台 有一點偏中台 中前台的工作 好的 但我當初其實也不是很 就是不是很明確的就是要找 UBS UBS 也是剛好就是有遇到 他們開缺
然後我想說投 因為那時候我有了 我有了我現在 consulting offer 然後我想說暑假可以找個事做 然後我才去找了 那 就像我剛說的就是 可能準備 consulting的 interview 跟準備 finance 的 interview 是兩件完全不一樣的事情 所以 如果 finance 跟 consulting 要決定一個 那可能還是要看自己 那不會 不會有像
我一樣的情況發生 就不一定 我我覺得我是剛好運氣 然後就剛好遇到這個 不需要要求太多 finance 專業背景的 的崗位 可是如果一般如果是想要存奏前台 不論是 IBD wealth management 或者是就是 even though 就是 sales and trading 的話 都會是需要很專注的準備 然後很特別的準備
然後再符合他們的時程再去申請 好 第一 那這兩題應該解決掉了 也有回答到 對 對 管工業中是否有 data analyst 的職位 有的有的有的非常多 越來越多管工公司 他們自己會有他們自己的 data team 因為 越來越多企業有
需要 data consulting 的需求 所以非常多的管顧公司 自己都有自己的 data team 譬如說 McKinsey 裡面叫做 Quantum Black 然後 BCG 叫 BCG apps 我們自己叫做 Digital Problem Solving 所以 基本上大型管顧公司 現在都會有 data team 然後
都會是要求有 data 背景的人去投遞 像我就不會有任何進入到 data team 的機會 我一定是到 strategy team 因為我就沒有 data 的技能 所以 如果是有 data 背景的技能 不一定要 CS 背景 你可以是 data analysis 背景 然後你可以是數據 你可以是 BA 背景
都可以進到數據 就是 data team 所以 這個是非常好進入到管顧業的一個方式 如果你有數據背景的話 你就可以專門投遞 data team 然後他們在做的事情也是管顧 然後也是幫客戶解決問題 只是他們會是更需要在 data 方面 然後解決他們 data 相關的問題
或者是解決他們創新方面的問題 所以可能就是 做的事情比較不一樣 但還是在管顧業裡面 然後是一個比較符合你的背景 然後能夠上 提高你錄取機會的一個蠻好的機會 好 第一 然後今天應該問題差不多就這樣了 因為我記得管顧業主要工作內容 好像有分享到
然後對 聊天室有蠻多連結要點的 大家可以去點一下 尤其是剛才發的那個匿名活動的 feedback 問卷 可以快速花個一分鐘填一下 然後 LinkedIn IG 還有 podcast 也非常多 非常強烈的建議 追蹤一下 好的好的 好啊
謝謝大家 希望大家對大家有點幫助 但如果有想要細聊你自己 specific 的需求跟目標的話 非常非常歡迎 我都非常非常樂意去一起做討論 所以歡迎隨時 reach out 好的 那今天應該就差不多先這樣 然後大家先幫我點一下那個匿名活動回饋問卷
快速回答一下 大家 那今天我們感謝 Andrew 跟我們分享那麼多內容 如果想要 connect 的話都歡迎 找 Andrew 的 LinkedIn 他有分享他的 Instagram 可以去跟他聊聊 好的 沒問題 感謝大家 謝謝 謝謝謝謝
拜拜 拜拜


留學&求職資源彙總

  • 💰 雅思 IELTS 報名 $500 折價券:「點我」填寫問卷即可領取
  • 🎯 OfferLand 落點分析:「點我」獲得精選留學顧問免費諮詢一次!
  • 📚 我寫的電子書:「輸入優惠碼:blog100」獲得履歷、SOP 文書、英文面試攻略專屬折扣

我架設了「OfferLand 留學申請落點查詢系統+留學&職涯論壇」,累積 5,100+ 用戶、270+ 文章、2,200+ 申請落點數據!點進來查詢落點&閱讀乾貨,探索最友善的論壇,留學生&新鮮人都在 OfferLand 上討論~

(如您正使用 IG 瀏覽本網頁,請在瀏覽器輸入網址 offerland.cc,以免無法用 Google 登入)

👉🏻 歡迎 加入 OfferLand LINE 好友,獲得個人化落點訂閱推送!


歡迎收聽我的 Podcast「Jason 學長的職涯資料夾」~在這裡,我將用輕鬆的對話收錄留學&職場上各式各樣的精彩故事,無論是正在探索的學生、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還是正在尋求職涯成長的專業人士,相信每份資料夾中的檔案都將讓你有所收穫!

隨時隨地「打開」資料夾、探索其中的故事、學習新的技能和獲得見解。無論你是想尋找職場乾貨,還是渴望聽到真實人生的故事,「Jason 學長的職涯資料夾」都將帶給你輕鬆、有趣和實用的內容。快來點開每一個檔案,與我一同探索職場的無限可能!


我的 Instagram (@jason_career) 平時會分享更多留學申請、職場資訊、英文檢定等内容。

一起為履歷加分、在人才市場脫穎而出!歡迎大家追蹤、找我聊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