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時間: 2023 年 06 月 06 日
杜克工程管理碩士 Duke MEM 介紹
在杜克大學工程管理碩士項目的官網上,第一句話寫著: ”The Duke 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s a tech-savvy alternative to the MBA.” 由此可見,工程管理的專業既能解決工程上的技術問題,又具備組織規劃的管理能力,因此經常會將工程管理碩士(MEM)和工商管理碩士(MBA)放在一起比較。
MEM 是 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的簡稱,一般來說是工程學院和商學院共同開設的交叉學科課程,這個專業的主要目的在於將理工科背景的畢業生培養成企業的領導者。
杜克大學工程管理碩士 (Duke 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是要培養精通工程和科學的理科畢業生領導能力(preparing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graduates for leadership),擁有靈活和跨學科的核心管理課程和各種選修課程,核心課程包括:營銷、知識產權、高科技產業的金融和管理。
從 2021-22 班級組成 Class Profile 來看,錄取率 42.75% (Applicants/Admitted/Enrolled: 1,118/478/230)、平均年齡 24 歲、擁有工作經驗的申請者佔 50 %(平均工作經歷2.5年);25-75 %範圍的標化成績則是:
- GRE Verbal: 152-158
- GRE Quantitative: 161-168
- TOEFL: 102-111
- IELTS: 7.5-8
- Grade Point Average: 3.3-3.7
對於理工科大學畢業生來說,是一個可以列入選項的不錯選擇!尤其 2021-22 年的班級中沒有一個台灣學生,因此申請上可能會有一點點小優勢。
今天 Jason 學長邀請到大學同學 Swaggywsl(微信公眾號:Swaggywsl有靓嘢饮)來分享申請 Duke Master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Data Analytics & Machine Learning track) 的心得!
【背景資訊】
2 數據分析實習 + AIESEC 志願者活動 + 長期籃球校隊經歷 + 創業經歷 + HKU summer school
【申請方式】仲介、DIY、半DIY?當初為什麼這樣選擇?
半 DIY,有認識去 UChi 讀 analytics 項目的朋友輔助我申請
當初為什麼會選擇申請這個科系呢?有什麼考量嗎?(學術、業界、專業方向、興趣)
大學四年最大的收獲就是想清楚了一個問題:「如果這份工作對於你個人沒有意義,按 996 占了生活的 80% 算,那生活的 80% 就毫無意義。」即使社會意義上再正確,也抵不過淩晨四點關上電腦時心裡的空虛。所以希望能找一個真正熱愛的工作,即使每天為愛發電的部分就占 1%,我起碼知道這 1% 時間裡,我創造了價值,我有真正活過。我亦只有一次人生,不能慷慨贈與我不愛之人。
大學是工科背景,Master 想要複合背景,商科屬性+工程基礎很符合我的職業規劃。因為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懂得怎樣靈活地在不同賽道切換自己的優勢,並把優勢轉化成資源,完成資源整合。
選擇這個方向跟 99% 的同科系同學走了不一樣的路,跟隨大流也許很好,但是也永遠不要膽怯做第一人。
最終選擇這間學校的原因是?
我是科比的 die-hard fan,對籃球有特殊情結,參加女籃校隊有 8 年了,當然會偏愛杜克這所籃球名校,我會為成為眾多球星的校友感到激動。明年還可以去另一所藤校 Dartmouth 交換一學期,能擁有兩個名校的資源和人脈,很難不心動。
GPA、語言成績、GRE/GMAT、文書、實習…眾多標準中優先順序你是如何排序和取捨?
最重要到最次要:GPA -> 文書 -> 實習/科研 -> GRE -> 夏校/交換 -> 語言成績
你覺得哪一段經歷是你的閃光點,讓你outshine其他申請者?
我整個 Profile+Career goal 跟項目比較 fit + 有運動經歷特別是籃球(我感覺 Duke 會 prefer)
這個項目申請有什麼基本要求?你認為什麼樣的Profile對於申請該科系有幫助?(相關實習、數理基礎、編程能力…)
要求你選擇的 track 相關實習+數理基礎編程能力,這個項目本身 prefer 大學科系為 STEM 的申請者/對申請者有先修課的要求。
對於申研資訊的瞭解有哪些推薦管道?(Networking、Blog、Webinars⋯)
一畝三分地 + 微博美研博主(佩姐)+ LinkedIn 上看同項目學長學姐的畢業去向是否是自己想要的
大四上如何平衡學習和申研?
我覺得最開始要想清楚一個問題,如果你現在還在準備文書或者 GRE 成績這些申請資料,你要清楚畢業成績重要還是 offer 重要,那當然是 offer 重要了,so 我覺得能順利畢業是後期心態上轉變最大的成功了 (almost die)
等待offer時的心態調整?
- 不要看那些申研諮詢的網站,因為那些容易導致焦慮+內卷。 這裡有個最大誤區就是:看到好 bg 的申請者被拒了,99% 原因是這個人有哪裡做的不好讓學校覺得不是 target student,而不是overqualify! 比如 PS 寫的不夠 fit、比如相關課程有個 B、比如稱自己有五段實習,實際寫在 CV 裡就三段,即使五段全寫上了可能也有不相關的,但從數量上看起來很充實。這些細節人家也不會一個個告訴你,大家也不清楚,某種程度上看起來製造了焦慮。
- 找個人陪伴你度過申請季(拒信時的出氣筒)
對於申研的時間線有什麼建議?在各個時間段該如何準備申研?對於不同年級的時間規劃有什麼建議?
「多早都不算早,一定要盡早準備!」
大一大二: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多嘗試各種領域,不要怕犯錯,確定自己申請方向
大三:相關領域實習+準備推薦信人選
大四開學前,基本上要把所有材料準備好,可以進入申請狀態了
自己的申研/大學過程中有什麼後悔的事情?
- 11月才出文書過晚了,後面後知後覺錯過了一些項目的申請
- 把喜歡的項目都申請一遍,不要後悔
Q&A:申請時需要 Data Science / ML 相關實習或學歷嗎?
Definitely! 申請 DA/ML track 肯定需要相關實習經歷~ 我剛剛看了官網寫著 any engineering or science degree 潛在的對上的課也是有要求,我一下子沒找到 specific 的選修課要求,可以網上 search 一下
我建立的 留學申請落點查詢系統+留學&職涯論壇平台 已累積 3,000+ 用戶、150+ 文章、600+ 申請落點數據!留學生&職場新鮮人都在 OfferLand 上討論~
(如果你正在使用 IG,請直接在手機瀏覽器打上網址 offerland.cc,以免無法使用 Google 進行登入)
也歡迎大家 加入 OfferLand LINE 好友,收穫個人化推送!
我的 Instagram (@jason_career) 平時會分享更多留學申請、職場資訊、英文檢定等内容。
一起為履歷加分、在人才市場脫穎而出!歡迎大家追蹤、找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