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時間: 2025 年 01 月 18 日
畢業後難道成績不好就再也跟自己的夢校無緣了?怎樣的成績需要和招生官解釋?該如何解釋?這篇文章我會分享我申請哥倫比亞大學 MBA 時如何解釋成績不佳的情況,截長補短並成功說服招生官,最終拿到 Offer!
GPA 重要性&對留學申請的影響
GPA(Grade Point Average 平均學術成績)是學業表現的重要指標,也是留學申請中重要決定因素之一。招生官通過評估 GPA、分析成績趨勢,以全面瞭解你的學術潛力,學校可以確保錄取該生後,其能夠應對該校的課業難度並順利畢業。
GPA 比起其他留學申請的評估要素(工作/實習經歷、志工、研究、課外活動等)來說更加地客觀、較難造假並具可比性。很多人在準備留學申請時,可能臨時發現自己在實習、課外活動等方面的短處,因此在提交申請前可以短時間內快速增強 Profile 和相關經歷;然而,GPA 具有難以快速改變的特性,讓招生官簡單明瞭地看出四年來學業綜合表現,因此很多學校特別注重 GPA!
大多數頂尖學校會將 GPA 作為申請篩選的參考指標之一,尤其是競爭激烈的校系。低於學校要求(或錄取生平均)的 GPA 可能會:
- 讓你在初步篩選中處於劣勢。
- 招生官可能質疑你的學術能力,擔心你無法應對課程挑戰。
頂尖學校每年都會收到成千上萬的申請,部分學校甚至會直接設定 GPA 門檻,以便快速挑選出合格候選人。因此,如果申請人 GPA 較低,招生官會對申請人的學術能力提出疑問,潛在地影響錄取機會。如果想要更了解留學申請其他要素—Track Record 院校清單跟 Pool 池子,可以看看:這篇分析文章!
怎樣的成績不需要解釋?
我認為微低於 Class Profile GPA Average,或只有一個 B+ (GPA 3.33/4.0) 都不用大費周章地去說明情況,過多地解釋反而會讓招生官注意到這個缺點,解釋得不好反而還會留下壞印象。
然而,如果成績單中有幾個 C (GPA 2.0/4.0) 或 D 甚至不及格,或是某一學期成績明顯比其他學期還低,都可以在 optional essay 中簡單進行解釋和說明(注意不要「辯解」)!
這些成績不好的理由站不住腳!
如果沒有適當理由,千萬不要硬要解釋!不要讓招生官覺得你在為一些本可以解決的問題找站不住腳的理由,畢竟沒人喜歡「找藉口」的人。
「多工」所以成績不好
你:我在課餘時間參加很多社團活動、實習、研究工作。
招生官:你是不是在承認自己不能多工處理,妥善管理時間、釐清優先順序並處理壓力?
改進建議:
- 將多工經驗重新換個角度變成「成長契機」,例如說明你在初期確實面臨挑戰,但後來學會了時間管理並有效提升效率。
- 強調你從這些經歷中學到的實用技能,例如團隊合作、專案管理或領導力,並用具體例子證明這些經歷對你後來的成績或職場表現帶來正向影響。
範例:
“During my sophomore year, I took on several extracurricular commitments that temporarily impacted my grades. This experience, however, taught me valuable time management and prioritization skills. By my junior year, I was able to balance a similar workload while improving my GPA significantly.”
「COVID-19」遠距教學所以成績不好
招生官:遠距教學不是那堂課所有同學一起遠距嗎?怎麼只有你受到影響?
如果因為確診或其他生病導致該段時間受影響需特別提出!但是盡量不要說因為「遠距教學」或其他整班都一起受影響的原因。
改進建議:
- 避免將問題歸因於「遠距教學」本身,而是具體說明個人的特殊挑戰,例如健康問題或家庭壓力,並著重分享你如何克服困難。
- 如果因為 COVID-19 確診或家人需要照顧,這樣的理由比較容易被理解,但要搭配如何彌補該段學習空白的具體行動,例如後續的課程重修或補習。
範例:
“During the pandemic, I faced personal challenges that temporarily impacted my academic performance. However, I took the initiative to attend additional online courses and successfully improved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material, as reflected in my higher grades in subsequent semesters.”
「不喜歡或不擅長」所以成績不好
你:我在大二時修了微積分,但是因為不擅長數學所以被當掉。
如果你申請的學校課程 Curriculum 有很多數學相關或要求微積分的先修基礎、看重數理能力的話,這樣的解釋等同於超大 Red Flag,招生官會擔心你是不是沒辦法應對他們科系的課程難度。
改進建議:
- 不要單純承認「不擅長」,而是轉而討論你如何努力提升相關技能。例如,強調你後續修了進階課程或參加了相關補習,並取得更好的成績。
- 如果你申請的科系對數學要求較高,可以提供相關的補充學術資料,如 GRE/GMAT 的數學高分,來化解招生官的疑慮。
範例:
“Although I initially struggled with calculus, I recognized its importance and took proactive steps to strengthen my quantitative skills, including attending tutoring sessions and completing additional coursework. These efforts are reflected in my improved performance in advanced quantitative subjects.”
「打分嚴格」所以成績不好
你:我的教授打分很嚴格,普遍都低於70分,當了一大半的學生。
招生官:那⋯你在該課排名第幾?我是不是可以錄取你那堂課成績比你高的人就好?
改進建議:
- 提供具體的數據支持你的說法,例如該科的課堂排名 class rank 說明(雖然成績低 但依然是班上前 x %)或成績分佈,顯示你在班級中的相對位置。
- 如果教授的打分標準較嚴,試著讓該教授提供推薦信,佐證你的課堂參與度和努力程度。
- 招生官希望看到的是你能平衡挑戰與可行性,如果你連大學時的課程挑戰都無法應對,他們會擔心你在碩博階段可能無法完成更高強度的課業。
- 強調你在高難度課程中的努力與成長,並說明這些經驗如何提升了你的學術能力或專業知識。提供後續的成果,表明你學會了調整策略和更好地應對挑戰。
範例:
“While my professor’s grading scale was exceptionally rigorous, I ranked in the top 10% of the class. My active participation and strong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matter were also reflected in my professor’s recommendation letter.”
“In my junior year, I chose a particularly challenging course to deepen my knowledge in a specific area. Although my initial performance was not ideal, I sought help from professors, attended workshops, and eventually applied these lessons to excel in advanced courses.”
範例:
“During my sophomore year, I faced unexpected personal challenges that briefly affected my academic performance. However, I developed stronger coping strategies, sought support from mentors, and demonstrated resilience by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my grades in the following semesters.”
「剛上大學不適應」所以成績不好
你:剛開始的大學生活不適應,課業表現受到影響。
招生官:留學生活會有更多挑戰,你是否具備克服的能力?適應新環境是每個學生都會經歷的過程,招生官更關心的是你如何應對這些挑戰,而不是僅僅指出問題。
改進建議:
- 透過具體例子,說明你如何克服適應問題,並展現這段經歷對你的成長帶來的正向影響。
- 特別強調你後來在學術或個人生活中的適應能力提升,例如加入學生組織、擔任領導角色等。
- 如果有其他壓力,可以將焦點放在你如何克服壓力的過程,以及你從這段經歷中學到了什麼。如果壓力來自家庭或健康問題,確保你的解釋簡潔且正向,並提供你如何補救的證據。
範例:
“My initial transition to college was challenging due to the new environment and academic expectations. However, I quickly adapted by joining study groups and seeking mentorship, which helped me significantly improve my performance in subsequent years.”
領取留學申請 Notion 模板!
留學申請 Notion 表格&資源一次領!
不僅有時程管理 To-Do List,還有自我覺察 (Self-reflection) & 學校研究 (School Research) 表格
大大提高錄取率&系統性的完成申請步驟!👉🏻 訂閱「我的電子報 🔗」,我會寄一封確認信到您的信箱,按下「確認訂閱」就會收到 Notion 喔!
我是這樣向哥大 MBA 招生官解釋 GPA!
總結上面的章節,不論你的理由是什麼,重點是展現你的反思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意願。招生官想看到的不僅僅是你為什麼成績不好,而是你如何從中學習、成長,並為未來的挑戰做好準備。避免以單純的理由或借口帶過問題,並以具體行動和成果來補充你的解釋,這樣才能讓招生官相信你的潛力與韌性!
我們在解釋 GPA 低的時候,要做的不是「找藉口」,而是勇於承認,然後表達出情況已經改善並佐證,其實簡單明瞭就可以了,不需要花太多篇幅解釋。
以我為例,大學GPA為 3.51/4.0 相近於或略低於美國 M7 MBA 的班級平均 Class Profile,其實是不需要特別解釋成績。但大二某一學期的成績比較低,有兩三科低空飛過,並且 MBA 都有提供 Optional Essay 供申請者補充說明,所以我就把握機會說明情況。我自己寫法是:承認該學期時間管理有問題,後續積極找方法改善(向教授諮詢、將工作交出去不要事必躬親等等)並且後面成績確實慢慢改善!
範文如下:
如果想看申請文書完整解析,歡迎參考 👉🏻 SOP 完整解析:帶你從千篇一律的文書中脫穎而出(附:哥大 MBA 錄取文書範例)
During my sophomore year, I had just founded Company A as the sole member of the organization. As such, I was responsible for meeting with foreign clients, operating their Chinese new media platforms, and connecting with local advertisers. At the time, I hadn’t honed my time-management skills, so balancing entrepreneurship, academics, and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two student organizations was challenging. Realizing I couldn’t adequately manage all tasks, I consulted with faculty, who helped me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rade-offs and teamwork. It was impossible to do everything, so I needed to prioritize and recruit additional team members to help with the increasing business workload. By junior year, I developed a more organized business operational structure, recruited 2 executive members, and hired 8 interns. As a result of the support, I became more effective in time management, which has been reflected in my gradually improving grades.
在申請哥倫比亞大學 MBA 時,我的 GPA 並不算突出(低於平均標準)。然而,我並沒有因此放棄,反而採取了以下策略來補足弱勢:
- 高分 GRE:我花了 6 個月時間準備 GRE,最終考取了 332 分,這顯示出我的學術潛力和努力。(為達目標而努力的特質)
- 強調專業成就:在 Essay 中,我詳述了自己在職場&創業上的突破,特別是如何帶領團隊完成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並創造實際影響力。
- 主動解釋 GPA:我在補充說明信 Optional Essay 中誠實地解釋了某些學期成績不佳的原因,並提供具體例子展示如何從中學習與成長。
- 推薦信加分:我的主管和教授都在推薦信中強調了我的專業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彌補了 GPA 不足的劣勢。
這些努力讓招生官看到了我的潛力,並最終給了我這個寶貴的 Offer、成功錄取夢校!
GPA 不好該怎麼向招生官解釋?
如果你的 GPA 顯著低於該校的平均標準,或有某些學期的成績異常偏低(如 D 或 F),建議主動說明原因。以下幾種情況可以考慮解釋:
- 你在大學期間經歷了重大事件(例如家庭變故、健康問題)。
- 你的成績不均衡,但與專業相關的課程表現優異。
- 你在低分之後展現了明顯的進步趨勢。
記住,解釋的目的是要提供合理背景,不管是你尋找自己熱忱的心路歷程、遇到身心挑戰時的克服經歷、找到興趣後是怎麼克服困難學業或 Pick Up 專業知識,而非為自己辯解找藉口。
撰寫 Optional Essay 去補充說明 GPA 不好的事實
一份有效的補充說明信應該具備以下要素:
- 開門見山:直接點出你要解釋的問題,例如某一學期的成績下降。
- 提供具體原因:如健康狀況、家庭壓力等,但避免冗長描述。
- 展現成長與行動:強調你如何克服挑戰,並提供補充證據(例如高分 GMAT 成績、工作中的表現、持續進步的成績、主動尋找教授或學長姐去請益等等)。
- 保持積極語調:不強調問題本身,而是專注於你學到的教訓與成長。
範例開頭:
During my sophomore year, I faced unexpected challenges due to [specific reason]. While this temporarily impacted my academic performance, it motivated me to improve my time management skills and seek additional academic support, as reflected in my upward GPA trend in subsequent semesters.
GPA 不好的 6 個其他補救方法!
GPA 不好的原因取決於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某一科成績不好或某幾個學期成績不好+後面慢慢改進,需要採用的解釋策略都不同。
比較常見的事由可能是身體原因導致休學、轉學或搬家到外地、心理壓力等。如果是這類原因導致你的成績下降,在申請中說明情況招生官都會理解,畢竟屬於不可抗力的外在因素。
如果成績低的原因是有時效性的(短時間生病、搬家等等),後續成績如果沒有進步,則這個解釋就很難成立!
我出版了三本電子書!分別是:SOP、CV、英文面試,每本都超高 CP 值、乾貨滿滿、銷售破百本,持續更新增補內容,陪伴大家走過留學&求職!當你看到這邊,恭喜你獲得讀者專屬優惠碼!
輸入優惠碼:BLOG100,每本電子書都折 $100,三本一起購買就可以折 $300!
👉🏻 點擊這裡 一次搞懂申請需要的資源、撇步和知識吧!用傳統代辦 3% 不到的價格,獲得 300+% 價值
以下提供 GPA 不好時,其他可以採用的策略跟方法:
申請系統中的 Optional Information
申請系統中經常會有一些小的空白框框供填寫簡短的資料,適合簡潔明瞭地解釋情況。把握每一次描繪自己的機會,如果申請系統中有地方說明,就不需要另外在 Essay 裡解釋成績。
推薦信
請教授提供一封推薦信,用他人的話來佐證你提供的資訊(班級排名、學習態度、期末報告等等),會是最有力的證明!在信中教授可以提及你的態度和能力並佐證你後期的進步。課後和老師探討課上內容&多去 Office Hours,刷臉讓老師認識你,讓他們看到你的態度、對你有深刻印象,都能讓你在日後要求推薦信時比較容易,同時信中能寫的內容也會比較豐富!
想要更深入了解怎麼擁有一封超加分推薦信,歡迎點擊 👉🏻 【推薦信攻略】從頭到尾解析推薦信內容,教你引導推薦人,留學申請必看!
學業排名
由於每個學校、科系、教授 GPA 算法不同,給分標準也有高低,GPA 3.0 也有可能在該堂課排名第一。所以非常建議在履歷或申請系統中寫 GPA 時,同時標註科系/班級前 X %!
參加 GMAT / GRE 等標準化考試
GMAT 和 GRE 這類型的考試可以多多少少彌補較低的 GPA,在兩個申請者背景都大同小異的情況下,多提交一個高的 GMAT/GRE 分數會讓你脫穎而出!
突出相關的/高分課程
建議將「與申請科系相關」、「相對高分」的課程放在履歷裡面,這樣雖然招生官在看到成績單發現幾科比較低分的同時,在履歷中也能看到「高分的相關課程」!
突出實習/社團
這一個方法算是下策,因為無法直接補足成績的缺陷,頂多讓招生官知道你把時間跟心力花在哪裡。這一點建議配合著陸續成長的成績來做解釋(以我上面自己的範文為例)。
結論
GPA 成績低可以解釋,重點是不要讓它變成申請的重點,提供簡單的佐證,參考本文重點去釐清招生官的潛在疑慮即可。如果大篇幅解釋,招生官可能只記得你因為某原因 GPA 低,反而得不償失。
留學申請不僅關乎 GPA,還包括許多其他因素,例如申請人的工作經歷、課外活動、志工服務、熱忱與興趣等等。因此,應該多方面展示自己的特長,讓自己的申請 Profile 更加完善和立體,以增加錄取夢想學校的機會。
\\ 留學&求職資源彙總 //
- 💰 雅思 IELTS 報名 $500 折價券:「點我」填問卷即可領取
- 🎯 OfferLand 落點分析:「點我」獲得 Jason 學長精選的留學顧問免費諮詢!
- 📚 我寫的電子書:「輸入優惠碼:blog100」獲得履歷 CV、SOP 文書、英文面試攻略專屬折扣
\\ 我提供的留學&職涯服務 //
- 📝 履歷 CV 精修&深度諮詢:打造你的優質 CV!透過專業深度諮詢&潤飾,找到閃光點讓你大放光彩! 一同討論故事、找到自我定位和優勢,獲得更多面試機會!
- ✍🏻 文書編修&深度諮詢(SOP, PS, CV, 推薦信):超過百人好評!帶你精準表述自身經驗,為成功錄取夢校鋪路! 從故事挖掘、架構調整到語言修飾,全方位讓申請文書煥然一新,一起寫出有邏輯且吸引人的故事!
- 📌 模擬面試(求職&留學):1 對 1 狙擊弱點、實戰提升熟練度:提高面試通過率|深挖優勢、練就自信,一次練習全面提升,從容應對面試!全方位支持,為你開啟職場新篇章!
\\ 我架設了「OfferLand.cc 留學&職涯一站式平台」 //
👉🏻 加入 OfferLand LINE 好友,獲得個人化落點訂閱推送
訂閱電子報:獨家優惠資訊、最新內容通知!
不定期分享高效成長 Tips & Insights
我的 Instagram (@jason_career) & YouTube(Jason 學長)& LinkedIn 會分享更多高效成長、外商職涯、留學申請等内容。一起為履歷加分、在人才市場脫穎而出!歡迎大家追蹤、找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