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後更新於 2023/02/25
畢業後難道成績不好就再也跟自己的夢校無緣了?怎樣的成績需要和招生官解釋?該如何解釋?這篇文章我會分享我申請哥倫比亞大學MBA時如何解釋成績不佳的情況,截長補短並成功說服招生官,最終拿到Offer!
GPA重要性&對留學申請的影響
GPA(Grade Point Average 平均學術成績)是學業表現的重要指標,也是留學申請中重要決定因素之一。招生官通過評估GPA、分析成績趨勢,以全面瞭解你的學術潛力,學校可以確保錄取該生後,其能夠應對該校的課業難度並順利畢業。
GPA比起其他留學申請的評估要素(工作/實習經歷、志工、研究、課外活動等)來說更加地客觀、較難造假並具可比性。很多人在準備留學申請時,可能臨時發現自己在實習、課外活動等方面的短處,因此在提交申請前可以短時間內快速增強 Profile 和相關經歷;然而,GPA具有難以快速改變的特性,讓招生官簡單明瞭地看出四年來學業綜合表現,因此很多學校特別注重GPA!
頂尖學校每年都會收到成千上萬的申請,部分學校甚至會直接設定GPA門檻,以便快速挑選出合格候選人。因此,如果申請人GPA較低,招生官會對申請人的學術能力提出疑問,潛在地影響錄取機會。如果想要更了解留學申請其他要素—Track Record 院校清單跟 Pool 池子,可以看看這篇分析文章!
怎樣的成績不需要解釋?
我認為微低於Class Profile GPA Average,或只有一個B+ (GPA 3.33/4.0) 都不用大費周章地去說明情況,過多地解釋反而會讓招生官注意到這個缺點,解釋得不好反而還會留下壞印象。
然而,如果成績單中有幾個C (GPA 2.0/4.0)或D甚至不及格,或是某一學期成績明顯比其他學期還低,都可以在optional essay中簡單進行解釋和說明(注意不要「辯解」)!
這些成績不好的理由站不住腳!
如果沒有適當理由,千萬不要硬要解釋!不要讓招生官覺得你在為一些本可以解決的問題找站不住腳的理由,畢竟沒人喜歡「找藉口」的人。
「多工」所以成績不好
你:我在課餘時間參加很多社團活動、實習、研究工作。
招生官:你是不是在承認自己不能多工處理,妥善管理時間、釐清優先順序並處理壓力?
「COVID-19」遠距教學所以成績不好
招生官:遠距教學不是那堂課所有同學一起遠距嗎?怎麼只有你受到影響?
如果因為確診或其他生病導致該段時間受影響需特別提出!但是盡量不要說因為「遠距教學」或其他整班都一起受影響的原因。
「不喜歡或不擅長」所以成績不好
你:我在大二時修了微積分,但是因為不擅長數學所以被當掉。
如果你申請的學校課程 Curriculum 有很多數學相關或要求微積分的先修基礎、看重數理能力的話,這樣的解釋等同於自殺。
「打分嚴格」所以成績不好
你:我的教授打分很嚴格,普遍都低於70分,當了一大半的學生。
招生官:那⋯你在該課排名第幾?我是不是可以錄取你那堂課成績比你高的人就好^_^
如果你的學校或教授壓分情況很嚴重,這時候可以拿該課的課堂排名佐證你的學業程度!拿該科的class rank說明(雖然成績低 但依然是班上前x%)或是直接找那個老師寫推薦信證明平時課堂表現等等都是很好的作法。
我是如何向哥大MBA招生官解釋GPA!
我們在解釋GPA低的時候,要做的不是「找藉口」,而是勇於承認,然後表達出情況已經改善並佐證,其實簡單明瞭就可以了,不需要花太多篇幅解釋。
以我為例,大學GPA為 3.51/4.0 相近於或略低於美國M7 MBA的班級平均 Class Profile,其實是不需要特別解釋成績。但大二某一學期的成績比較低,有兩三科低空飛過,並且MBA都有提供Optional Essay供申請者補充說明,所以我就把握機會說明情況。我自己寫法是:承認該學期時間管理有問題,後續積極找方法改善(向教授諮詢、將工作交出去不要事必躬親等等)並且後面成績確實慢慢改善!
範文如下:(如想看我的整份商學院/MBA申請文書和解析,請點這裡)
During my sophomore year, I had just founded Company A as the sole member of the organization. As such, I was responsible for meeting with foreign clients, operating their Chinese new media platforms, and connecting with local advertisers. At the time, I hadn’t honed my time-management skills, so balancing entrepreneurship, academics, and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two student organizations was challenging. Realizing I couldn’t adequately manage all tasks, I consulted with faculty, who helped me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rade-offs and teamwork. It was impossible to do everything, so I needed to prioritize and recruit additional team members to help with the increasing business workload. By junior year, I developed a more organized business operational structure, recruited 2 executive members, and hired 8 interns. As a result of the support, I became more effective in time management, which has been reflected in my gradually improving grades.
GPA不好的6個補救方法
GPA不好的原因取決於每個人的具體情況,某一科成績不好或某幾個學期成績不好+後面慢慢改進,需要採用的解釋策略都不同。比較常見的事由可能是身體原因導致休學、轉學或搬家到外地、心理壓力等。如果是這類原因導致你的成績下降,在申請中說明情況招生官都會理解,畢竟屬於不可抗力的外在因素。
如果成績低的原因是有時效性的(短時間生病、搬家等等),後續成績如果沒有進步,則這個解釋就很難成立!
以下提供GPA不好時,其他可以採用的策略跟方法:
- 申請系統中的Optional Information:申請系統中經常會有一些小的空白框框供填寫簡短的資料,適合簡潔明瞭地解釋情況。把握每一次描繪自己的機會,如果申請系統中有地方說明,就不需要另外在Essay裡解釋成績。
- 推薦信:請教授提供一封推薦信,用他人的話來佐證你提供的資訊(班級排名、學習態度、期末報告等等),會是最有力的證明!在信中教授可以提及你的態度和能力並佐證你後期的進步。課後和老師探討課上內容&多去Office Hours,刷臉讓老師認識你,讓他們看到你的態度、對你有深刻印象,都能讓你在日後要求推薦信時比較容易,同時信中能寫的內容也會比較豐富! 想要了解推薦信應該怎麼加強,一封好的推薦信包含什麼的話,歡迎看這篇文章!
- 學業排名:由於每個學校、科系、教授GPA算法不同,給分標準也有高低,GPA 3.0也有可能在該堂課排名第一。所以非常建議在履歷或申請系統中寫GPA時,同時標注科系/班級前X%!
- 參加GMAT / GRE 等標準化考試:GMAT和GRE這類型的考試可以多多少少彌補較低的GPA,在兩個申請者背景都大同小異的情況下,多提交一個高的GMAT/GRE分數會讓你脫穎而出!
- 突出相關的/高分課程:建議將「與申請科系相關」、「相對高分」的課程放在履歷裡面,這樣雖然招生官在看到成績單發現幾科比較低分的同時,在履歷中也能看到「高分的相關課程」!
- 突出實習/社團:這一個方法算是下策,因為無法直接補足成績的缺陷,頂多讓招生官知道你把時間跟心力花在哪裡。這一點建議配合著陸續成長的成績來做解釋(以我上面自己的範文為例)。
結論
GPA成績低可以解釋,重點是不要讓它變成申請的重點,提供簡單的佐證就可以。如果大篇幅解釋,招生官可能只記得你因為某原因GPA低,反而得不償失。
留學申請不僅關乎GPA,還包括許多其他因素,例如申請人的學術能力、社會活動經歷等。因此,申請人應該多方面展示自己的特長,以增加留學申請的機會。
我的 Instagram 平時會分享更多留學申請、英文檢定、職場資訊等内容。一起為履歷加分、在人才市場脫穎而出!歡迎大家追蹤、找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