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美國求職|台灣電商行銷轉職美國數據分析,西北 IMC 就讀心得!ft. Oli (Podcast 精華)

最後更新時間: 2024 年 03 月 16 日

本文是 Podcast 逐字稿精簡版!歡迎點擊連結 👉🏻 收聽完整內容

喜歡的話,記得到各大平台給我的 Podcast 五星好評呦 🌟(逐字稿整理不容易 🥹)!


本集節目由「OfferLand」贊助播出,OfferLand 是一個「專為留學生和職場新鮮人打造的論壇」,除了論壇以外,我們還提供 留學申請落點查詢系統、促進資訊對稱,一起共創專業的留學&職涯平台!

嗨!歡迎收聽「Jason 學長的職涯資料夾」,我是主持人 Jason。我長期分享職涯與留學相關內容。在這裡,大家不僅能「打開」資料夾、探索故事,也可以跟我一起「編輯」資料夾,豐富經歷、獲得見解、學習新知識!


🎤 本集來賓:Oli

Instagram|@oli_chases

Blog|olichases.com

畢業|西北大學 IMC 整合行銷


本集重點:

📂 留學申請時,有留美就業的打算嗎?申請哪些 Program?

📂 全職工作申請者,推薦信要怎麼開口以及如何幫主管準備

📂 開始上課後,有沒有什麼地方是跟一開始期待的不太一樣?

📂 西北 IMC 的上課型態如何:小班制或大班級、上課難易度、課餘時間?

📂 IMC program 人數大概幾個?中國人會很多嗎?跟同學的互動或是上課體驗會因此受影響嗎(限縮在講中文的小圈圈中)

📂 留學心態:時間跟金錢成本很高,會不會擔心找不到當地工作,學費沒辦法回本?

📂 西北 IMC 15 個月課程,中間有暑期實習機會。有申請暑期實習嗎?後來有拿到 Return Offer 嗎?

📂 留學(Pivot)是指地理位置、行業、工作內容的轉換,Oli 除了行業維持在電商外,一次轉了兩個!從 Marketing 轉到數據分析,當初是如何說服面試官跟公司自己有一定的軟硬實力可以勝任這個角色的?

📂 在美國求職,不可避免地會遇到 Networking, Coffee Chat 等等,如何找人 Coffee Chat,會如何準備問題?

📂 如何準備面試的?面試會遇到很多 behavioral questions 嗎?

📂 最近 Oli 開了一堂「從 0 到 1 海外求職」線上課程,可以介紹一下課程內容嗎?

📂 在美國工作的這幾個月,有覺得台美職場文化上的差異嗎?

📂 求職時,國際生很常遇到的問題是公司不願意 sponsor 簽證,甚至會有人在一開始網路申請時,問題直接騙公司選擇「不需要」簽證。求職時,是如何應對或是找到願意贊助簽證的公司;在面試或入職後要怎麼說服公司呢?

📂 Oli 可以介紹一下 Instagram 上平時會分享什麼內容嗎?

📂 如果有一台時光機可以回到過去跟未來,Oli 會給出國留學前的自己、跟未來五年後的自己什麼樣的一句話?


今天非常開心可以邀請到 Oli 來跟我們分享她就讀西北 IMC,還有美國求職,跟她如何從台灣電商背景的經驗、轉職到美國的數據分析崗位!先讓 Oli 來自我介紹一下~

哈囉 Jason 學長的職涯資料夾觀眾大家好,我是 Oli,然後我先介紹一下我的背景好了!就是我之前是申請 Marketing 的學校,然後最後是在西北大學的 IMC 整合行銷所就讀。在出國以前是做 Marketing 的工作,但念完西北 IMC 以後,我現在做的是 Data Analyst 的工作。

內容目錄

那我們先從出國前的經歷跟大家分享一下好了,Oli 因為在台灣有三段的工作經驗,想了解為什麼 Oli 會選擇出國留學?

其實我覺得我一直都是想出國留學,只是那時候不是很確定是要念 MBA 還是念 MS。所以我就決定說畢業後先工作!因為就是我大學念的是企管系,所以就是企管系就是什麼都會學,但我還沒有很確定我想要專精哪一個部分,所以我畢業以後就先工作:做了就是科技的 PM,然後之後在 FMCG 還有電商做 Marketing 這樣子。

其實本來是第二份工作就要出國,但後來因為 COVID,所以才又繼續工作。後來就是因為工作想要做 Marketing,所以才申請 Marketing 的學校。

想問 Oli 在申請留學時,有沒有打算留美就業?

其實我那時候沒有想說一定要留美就業,但這是我一個就是選校的考量:就是有沒有 STEM 這件事情還是蠻重要的!

然後那時候我申請五個學校,除了西北以外其他都有 STEM,所以我覺得可能是看,我覺得好像還好,但可能是因為我申請的是就純 Marketing,然後也有 Marketing Analytics,所以就是主要都還是有 STEM。

然後西北剛好是在我申請完以後,那一年就變成 STEM 了!所以就是全部都有 STEM,

全職工作的申請者都會遇到的問題就是不知道推薦信要找誰(可能不太好開口跟主管要):想問 Oli 推薦人找誰?如何開口?幫主管準備推薦信?

我那時候推薦信的話,總共是準備了三封。然後因為我就是申請的時候已經工作了三年左右,所以我是兩封是找工作上的人,然後一封是學術。那時候剛好是在一個日商的 FMCG 公司,我就剛好跟總經理的感情還不錯,然後就是他也蠻信任我的,所以那時候我第一個是找總經理。

然後,第二個那時候我是找了日本總公司的對口,就是我們很常會一起合作,我可能要 Propose 東西到 Headquarters,然後他要幫我 Review 等等。我覺得就是找一個在總公司的人,這個角度也蠻好的!

第三個的話我是因為申請 Marketing,所以我就找了大學的時候 Marketing 的教授,然後要怎麼找主管開口,我那時候好像是找了一個加班的時候,就是我在加班、總經理也在加班,所以就沒有其他人,就是因為我不想要被其他人知道這件事情,就找一個剛好只有我跟總經理的時候,然後就是去跟他坦承說:我想要出國讀書,然後因為我們本來就是感情還蠻好的,不會是那種只是工作上的關係,就是會聊天,所以他也很鼓勵我可以出去讀書這樣,所以他就完全沒有問題,但就是我幫他寫、他沒有要自己寫的意思,所以就是推薦信我寫,然後他會看過再直接上傳這樣子。

其實除了教授以外,另外兩封推薦信都是我自己準備的,我覺得教授比較有職業道德,就是他可能會覺得學生寫不太 ok,而且我記得他好像甚至是彌封,所以我不太知道他到底寫了什麼。

但如果像畢業了一段時間,教授還會記得你當初的課堂表現,或是甚至記得你這個人嗎?

對,就是他有跟我說:希望我提幾個我在他的課的一些特點,讓他想起來我是誰、然後做了什麼吧!就是因為我們那時候有做一些 project,所以他可能至少記得那些 project,然後還有就是他也有希望我列出幾點就是我希望被 highlight 的東西,我寫了但我不確定他有沒有把它加進去就是。

美國留學的真實體驗

開始上課之後,Oli 有沒有發現哪些跟一開始期待不太一樣的地方?

我覺得 overall 差不多,但是比較有趣的應該是因為我們就是 IMC 整合行銷,所以我們有蠻多不同的面向,就是有四個不同的 sequence:data, branding, PR 跟 media。

那時候我是上了 branding 加 data 以後,我就發現說其實我對 data 很有興趣,然後也是因為上了這些課才讓我就是啟蒙想要轉數據分析這一塊,所以我覺得比較跟來以前不一樣的期待,就是沒想到我會轉另外一個跑道。

課程的部分,如果說有什麼期待不太一樣,我覺得就是有一個小缺點,就是學校很懶散、學校做的事情都很慢,就是每次我會覺得說我們花了很多學費,然後又是這麼好的學校,那大家應該就是處理事情很好。但沒有!我覺得不管是西北 IMC 的 program 的處理的人、還是西北大學都非常非常慢,所以這是讓我有一點小失望的地方吧,就會覺得我們付了很多學費,可是他們的服務真的很差。

Oli 有踩到什麼雷嗎?比如說寄信一直被不讀不回

很多欸!就是我周遭的人都遇到很多類似這種什麼不讀不回啊,或者隨便回。就是我覺得比較雷的是因為我們是國際學生,然後國際學生都很需要找 OISS 做一些 consult,OISS 就是跟國際學生接洽的一個辦事處,就是學校裡面會有一個這樣子的組織,然後你可能就是要去問他一些簽證的事。

譬如說你現在要申請什麼等等等,這其實超級 critical 的事情,但每次我問問題他們都就是回的超級表面,然後甚至是回我說:你這個要自己 research。我就想說,啊 這不是你的工作嗎?

對 就是這部分我覺得真的很糟糕。因為國際學生真的很需要這方面的資訊,但是我覺得在西北是完全沒有得到這樣的資訊。


我出版了三本電子書!分別是:SOP、CV、英文面試,每本都超高 CP 值、乾貨滿滿、銷售破百本,持續更新增補內容,陪伴大家走過留學&求職!當你看到這邊,恭喜你獲得讀者專屬優惠碼!

輸入優惠碼:BLOG100,每本電子書都折 $100,三本一起購買就可以折 $300!

👉🏻 點擊這裡 一次搞懂申請需要的資源、撇步和知識吧!用傳統代辦 3% 不到的價格,獲得 300+% 價值


西北 IMC 上課型態:有不同的 sequence,選修課程的方向或選擇彈性很大嗎?

我覺得就是四個 sequence,就是彈性是很大。你沒有一定要把那個 sequence 修完,就是它不是一個 require,它有點像是一個「建議」。就是你如果要走 data track,那你有哪些課可以修、你沒有修完也不會怎麼樣,所以這部分彈性是很大的。

但是這些都是系上課,如果是你是要修外系的課,這個彈性就很小。就是我們總共我記得只能修,一堂還是兩堂其他系的課,然後那些課還要是西北的那種 graduate school 每個學期會給一個外系可以修的課的名單,所以就只有那些課是外系可以修的,這部分我是覺得很沒有彈性。

小班制或大班制、上課難易度、班級人種組成:因為現在蠻常遇到說出國留學,結果班上全部都是中國人,甚至教授也是中國人,就感覺好像是反向留學

喔欸!真的真的!有些理工科的連教授都是中國人,但我們還好。

我先講小班制大班制好了。這個的話是看是什麼課,就是如果是那種共同必修的話,我們確實是有那種,因為我們總共有 120 人,然後共同必修就只有第一學期吧,就是有那種 120 人的大班課。但是後來的話,就是上完必修以後,大家都會選不同的 sequence,所以課的人數都會比較少,可能 30 個人左右。

然後我自己最後一個學期也是有修到一個 10 個人不到的小班的課,我就覺得蠻好的,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小班的課啦,就是比較有互動,跟教授也比較可以討論這樣子。所以小班制大班制的話,我覺得以 IMC 來說是看什麼課。

然後你說難易度的話,我自己覺得,因為我出國以前就大概有工作兩段行銷的工作,所以我是覺得沒有很難。但是就是,我覺得對我來說應該比較像是鞏固現有的知識,然後再去加強這樣子。但是系上也有一些人是以前沒有行銷背景的,所以對他們來說就是,真的有很多新的學習,然後 Learning curve 也很多。我覺得那就蠻好的,但我自己是對於 Marketing 這塊是覺得還好,但相對我覺得很難的就是 Data 的課,就像那時候有學一些 Marketing Model 然後甚至是 Machine Learning,那時候真的很痛苦,就是我們那時候每個禮拜作業都要花好幾個小時,一次討論都是三個小時起跳,所以那部分是我覺得很難的課。

這種課程的作業形式是什麼樣子?是要做出一個報告嗎?還是說你真的要去寫 code 去處理 Data

對,就是那都是真的要直接寫 code,就是我以 Machine Learning 來講好了,就是老師會直接,譬如說這個禮拜是某一個主題,然後就會是要用某一種 Model。那他那個禮拜的作業就是會是跟那個 Model 相關的一個 case,然後要我們去寫 code 出來然後去解。然後,因為就是 Machine Learning 的話,當然就是要看你的 fit,所以我們就是要一直重新去跑、一直去跑。

然後是以 Team Project 的形式,但是每個人都要自己去跑,因為大家跑出來的結果會不一樣。其實我在出國以前有學 Python,但是沒有這麼 Hardcore。就是在西北學的是真的很 Hardcore!

蠻多人會覺得說出國後發現大部分都是中國人,會導致很難跳脫舒適圈。出國後也是跟同學講中文,限縮在講中文的小圈圈中,Oli 有沒有相關經驗或體會?

我在申請以前確實是有聽到幾家我申請的 Marketing Program 都是中國人,然後像我們 IMC 的話就是總共 120 人,大概中國人是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就是大概五六十人,然後剩下是美國人跟其他的外國人。

以我當時申請的這五個學校來說,IMC 是中國人比例最少的了,所以我那時候也很想去,因為像是我那時候有申請 USC 還有那個 Maryland 都是中國人超級超級多,所以我那時候也沒有那麼傾向要去。以我自己的體驗來說,因為我們中國人比例比較少,所以我不會覺得很限縮在只講中文,然後再加上我也有交外國朋友,就是不是只有台灣朋友、中國朋友,所以就是我會覺得這部分,對我來說沒有很大的限縮。

但是,事實上也有一些中國人,是真的只跟中國人 hang out。然後,我就會覺得他們的那個留學體驗就真的會蠻狹窄的吧!因為他們就算出國了,也還是都是中國人自成一群。但我覺得這可能也蠻看科系的,因為,我也有就是西北其他理工科系的同學,他們就真的都是中國人,然後教授也是中國人,好像甚至是 TA 課還可以用中文也沒有關係,我就覺得這樣蠻糟糕!就是你都已經到美國,結果都還是用中文,我就覺得蠻不 OK。

中國的同學是不是留學的目標,最終還是以回國就業為主?

Oli: 我覺得這也蠻兩極的。這是我中國朋友跟我講的,我覺得蠻有趣的。就是中國人會有兩種,一種叫做美本,就是在美國讀大學的人、或者是甚至更早來的人;然後一種叫陸本,就是在中國先念過大學,才來念研究所。然後,我覺得這兩種人是真的想法會很不一樣,就是很早就來念書的人他們的想法真的是比較 open minded,也比較願意跟其他國外的人 hang out,然後但是如果是陸本的話,大家就比較傾向只跟中國人玩,然後也會比較傾向念完書就回去。所以我覺得就是如果你是美本,那些人都會想留下來;那你是陸本,很多人真的都是直接回去。

Jason: 這是很多台灣人會很擔心的事情,就是出國是不是都是中國人,但我覺得這個真的是你要申請的時候,就先問好的!

Oli: 對。因為我那時候聽到,我記得 Maryland 吧,好像說九成都是中國人。我就覺得那我絕對不要去,所以這真的是你要申請就先確定好的事情。

Jason: 對啊!因為其實網路上還蠻多相關資訊,即使可能學校沒有公布學生的國籍組成,其實也可以發信去問招生官,請他們公布這些相關資訊,畢竟都花幾百萬出國留學…

留學心態

留學的時間跟金錢成本都很高,會不會擔心找不到當地工作就沒辦法回本?

會啊!就是那時候真的是壓力很大,我覺得尤其是出國以前就會覺得說:OK 我花了這個三百萬,西北 IMC 的學費是十萬美金,那到底會不會回本,然後,要怎麼樣才會再回本,就是找到工作嗎、還是什麼?所以我覺得我一開始,第一個學期都是非常努力的在讀書或是 Networking,然後一直在想這件事情,可是我後來是覺得,一直有這個想法蠻沒有必要的!

不會因為你有這個想法就讓你真的找到工作,只是徒增壓力而已,所以我後來覺得就是,應該我覺得從頭想一遍的話,我會覺得你把就是找工作的 Project Planning 就是每一個月要做什麼事情,然後你的進度有沒有穩紮穩打,我覺得就夠了!

不然的話就是會讓自己一直身處在非常緊張的一個情緒之中,我會覺得那樣子有點沒必要。因為你就算不去想,你還是會有壓力,所以你何必一直想呢?我自己是這樣覺得,然後也是有認識一些人,就是會覺得 OK 我就是要找工作,所以就是完全放棄在國外的社交跟生活體驗,我會覺得這樣很可惜,就是像我有朋友就跟我說:他那時候就是會一直在宿舍裡就是刷題,就都沒有出門,他就說他自己很後悔。

因為他是比我前一年,所以我後來就是有把這個東西 Bear in mind,我後來就是覺得不可以!我一定要 Balance 這樣子。

美國求職

西北 IMC 是 15 個月的課程,中間有暑期實習的機會。那當初 Oli 有申請暑期實習嗎?然後有沒有拿到 Return offer?

因為就是我們系的話是直接會幫你帶一個 Summer intern 的概念,所以我們那時候不行、也不需要去外面找 intern,然後他會幫你用一個問卷,去填一些你對於 Marketing 的興趣,因為 Marketing 很廣,所以有各個不同的興趣,然後你可能比較想要去哪樣的公司。最後他就是據他們所稱會用一個軟體去幫你跑,然後配對你再去跟哪一間公司合作,然後我最後合作的公司是 3M,就是還蠻幸運的,有配到一間很大的公司,做的也是我想要做的 Data project 這樣子,所以去年 3M 兩個月的這樣子的一個 Summer project。

有沒有 Return 的話,其實我們這個 Project 有時候會發 Return,就是我們前年,有人在 Salesforce 後來就真的拿到 Salesforce 的 offer,就是真的很幸運。但去年,那時候暑假開始就已經經濟就不好了,然後那時候好像還沒有大裁員,但經濟就是已經不太好了,所以 3M 就直接跟我們說不會有 return offer。

所以蠻可惜的,但至少我覺得有這個跟 3M 的 intern 的經驗是一個在理論上蠻加分的吧!就是我後來找工作的時候,大家都有看到這一點,然後都會就是很有興趣這樣。所以我覺得有一個 intern 的經驗至少還是很加分的,就算沒有 Return。

Oli 是怎麼樣找到這份工作,或是怎麼說服面試官說自己有這個實力可以轉職到數據分析?

Jason: 因為留學有一個概念是 Pivot,就是大部分人會覺得說出國留學可能是地理位置、行業或是工作內容的轉換,那像 Oli 這次等於說 Pivot 兩個事情,Oli 這次從 Marketing 轉到數據分析,然後地理位置當然也是從台灣轉到美國。

Oli: 我覺得轉職,就是有點像是你就是的人沒有經驗嘛。然後尤其又在美國,所以確實是真的蠻痛苦的,就是真的是蠻難的一件事情。就是相比我如果在這邊找 Marketing 的工作,找數據分析的工作是真的難很多,但我那時候因為數據分析的工作有很多種,所以我那時候比較把自己 Position 在就是 Business 加數據分析的職位。

因為數據分析的軟技術跟硬技術的話,軟技術很重要就是溝通,那我過去有很多工作就都是 Marketing,PM 都有很多溝通的機會,然後再來硬技術的話就是分析的能力要很好,就是 Analytic Modeling,然後再加上就是你對於 Business 的敏感度,所以我自己是覺得我之前 Business 的話,就是有我之前在 Marketing 工作的累積,然後再加上 Analytic 的話,就是我在西北學的東西。

所以,我是把自己比較 Position 在 Business 加上 Analytic 的方向,我投的工作也比較多是 BA、MA,或者是比較偏 Marketing 的 DA,就是我不會想要把自己 Position 在 DS 那種跟很 Machine Learning 的人去競爭,因為那樣子自己是沒什麼優勢的。

Coffee Chat

美國求職不可避免會遇到很多 Networking,或是 Coffee Chat。Oli 當初是怎麼去 Reach out 這些人,怎麼準備問題、使其順利進行?

我覺得 Coffee Chat 的話,很重要的第一點就是,你要先知道你的目標是什麼!
因為大家都知道 Coffee Chat 很重要,可是我覺得很多人就是浪費時間沒有去想:「你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所以你先想好你要做這件事情,先確定好你今天的目標是什麼,你再去想你要找的人是誰,然後聊什麼。譬如說,你今天想要知道的是某一間公司的 Interview Process,那你可能就是找一個比較最近才去那間公司的人,或者是比較 Entry Level 的人,就是你在跟這個人聊會比較 Make Sense。不然你約了一個 Coffee Chat,然後找了一個 VP 去問 Interview Process,不是很好笑嗎?

所以就是我覺得你要先想好你的目標,可能是了解 Company 了解這間公司的 Culture,或者是了解 Interview,或者是了解你的 Career 的 trajectory(軌跡)是什麼,所以就是我自己會分這幾個面向去找
我想要聊的人是誰。

然後,我也比較主要會找是西北的校友,因為通常校友比較友善,就是會比較願意跟同樣是校友的人去聊這樣子。

Coffee Chat 最終的真實目的是拿到 Referral。想問 Oli 是怎麼盡量地拿到 Referral?

我覺得的話,就是其實我後來自己是蠻佛系、蠻 Open Minded,我不會每一次都是希望拿到 Referral,有時候我真的只是想要知道那個 Interview Process 是什麼,因為我網路上找不到。

然後,我自己後來的總結下來,我感覺是拿到 Referral 的話,就是我有準備好問到很好的問題,就是讓對方對我印象深刻。

然後再來第二個,我自己覺得比較重要,但是有點難準備就是:「你跟對方有沒有 Chemistry」就是如果你們有一個好的 Chemistry,聊得很順利的話,其實對方也會很願意幫你 Refer,但也是有遇到一些聊得覺得很僵、不太知道在講什麼,那種我就也不會問可不可以 Refer、就是很尷尬,我也不想再麻煩他。

現在 Oli 的 Coffee Chat 都是線上,從領英 LinkedIn 上敲一個人,然後線上跟他約 Coffee Chat 嗎?

對!我幾乎都是 Cold Calling,就是線上去找人。然後,我之前也有線下過,那是因為對方也在 Chicago,然後我感覺其實尤其是 COVID 以後,大家都沒有很喜歡在做 In-Person。只要可以線上,大家都會線上,或是甚至只是講一個 Audio Chat。

Oli 如果想要拿 Refer,會怎麼開口?當下 Coffee Chat 完直接跟他說可不可以幫我 Refer 嗎?

沒有。我會比較委婉,譬如 Salesforce 就說:那請問申請 Salesforce 有什麼建議的申請方式,就是有沒有不同的 Application Process 之類的?

那通常對方就會知道,OK 你想要 Refer 喔。然後他就會說,我們公司有 Refer 喔,然後有一個系統,我在寄信給你之類的,通常都會是這樣子的對話,喔 OK 好。

Jason: 這樣感覺還蠻好要 Refer,不然可能會很尷尬。

Oli: 對!我沒有直接問說:欸 你可不可以 Refer 我,這樣就超奇怪。就是我也有遇到在 LinkedIn 上,別人直接問說:「欸,你可以 Refer 我嗎?」

但是我會建議大家不要這樣做,因為我是覺得蠻沒禮貌的,明明就是互相不認識、素昧平生,這樣子其實對於外國來說,尤其是我有問過一些我外國朋友,他們都覺得這樣很 Rude,所以我會建議大家不要這樣做!

Oli 準備面試時,有沒有遇到很多行為面試 Behavioral Question 的問題?

有啊!每個面試都一定會有 Behavioral Question。

因為我以前在台灣有三份工作經驗,所以我也有面試,準備過很多次的 Behavioral Question。所以對我來說,我反而不會覺得 Behavioral Question 很難。就是把答案寫好,然後找人練習、聽這個故事有沒有很有趣、有沒有 make sense,然後剩下的我就自己練。

我反而覺得比較難的都是 Technical 就是寫 Code 的部分。

Oli 開了從零到一海外求職的線上課程,聽 Oli 的分享其實真的對台美求職的差異、美國求職甚至轉行業、轉方向都有深度的見解,可以介紹一下這個線上課程的內容嗎?

OK! 這個課其實也是因為我覺得我在求職的時候,發現兩個情況。就是我覺得周圍有一些人,不太知道怎麼善用時間,然後要有目的性的求職。

因為如果你沒有身份的話,我們求職的時間通常都是有限的,就是可能畢業後三個月左右。那你要怎麼樣善用這段時間,時間是我們最大的成本,那如果你沒有善用時間,你就是回自己的國家。

所以我覺得第一點是要怎麼善用時間,然後第二個,是我發現就是周圍有一些人其實能力沒有不好,但是他就是不知道怎麼包裝自己,然後就是找不到好的工作,或是甚至找不到工作。我就覺得這樣很可惜,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後來想要做這堂課,希望可以讓大家知道我的求職方法是什麼,然後要怎麼樣很有目的性、有策略性的求職,才不會走這麼多的冤枉路。

課程的話,我會講在求職之前要做什麼準備,然後求職中要有哪一些準備,像是 Interview、Coffee Chat 等等要怎麼做才能有效率,然後事半功倍,還有最後一個就是要怎麼樣找到一個好的工作 how to find a great job。

要怎麼樣找到更好的工作這點,也是因為我周圍有一些我覺得蠻優秀的人,但都找到一般般的工作,我就會覺得很可惜,就是你只要這樣子的工作就好了嗎?

所以你其實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可是我覺得有些人好像不知道,要怎麼樣找到更好的工作,就是這有點回到我剛剛講的:你問我要怎麼樣在美國轉職求職,我覺得 Positioning 把自己定位在什麼樣的位置很重要!但好像很多人沒有做到這一點。

工作簽證

美國工作簽證最近很難抽(比率好像只有 10 到 20%),Oli 的公司會幫忙 Day One 綠卡嗎?什麼時候會幫忙開始抽 H1B?

Day One 綠卡其實很少欸!只有是什麼 Amazon 這樣超級大的公司才有,而且也不是所有 Tech 都有。所以沒有,其實我覺得在找工作的時候,你就會發現現實面就是:你根本先不要去想綠卡了,甚至是 H1B 很多公司都不會幫忙 sponsor,他們只要看到你需要 sponsor 就掰。

就是說 OK 我們不 sponsor,然後我甚至有遇到是聽到我是 OPT 就說:「OK,我們沒有要 take OPT」

直接是因為你的身份所以就沒有,我覺得就是你如果正在找工作,就先完全不要去想 Day One 綠卡這件事,除非你是 engineer,然後我們公司的話也是沒有綠卡,加上我那時候找工作的時候,應該說我心態一直都是很 flexible,因為我有 STEM 就是三年,所以我那時候也沒有想說一定要待著很久。我找工作的時候我是很 open minded,就是有 H1B、沒有 H1B,我都沒有差這樣。

求職時因為有一題會問:你需不需要 sponsor,網路上甚至有人建議直接說不需要 sponsor 簽證,可能會比較好找到工作。想問 Oli 求職時是怎麼樣去回答?

我一開始都會選我要 sponsor,就是我是想說 just in case 我可能還是要 sponsor,但我後來就真的很 open。因為我自從一直被拒絕以後,我就覺得 OK,我不 sponsor 也沒差,我還是可以待三年。

甚至這也是我們教授跟我們說,就是你 open minded 一點,你不要一定要選 sponsor。所以我後來就是真的都選「不要 sponsor」,然後我也有聽說就是有很多公司,因為都是網路上申請嘛,所以如果你選 sponsor 他就直接把你篩掉。

所以我自己是覺得,雖然說有些人會覺得不要騙人什麼的,但我自己沒有騙人,因為我就是有沒有都沒差,我後來也是都是選「沒有」。然後,我覺得假設你 interview 聊得不錯,他們是甚至有可能會去考慮要不要幫你 sponsor,就是你會多了一個機會吧!

你如果一開始電腦就選 sponsor,那你就等於什麼機會都沒了。

如果拿到 STEM 至少畢業後可以工作三年,那這樣到底算不算需要 sponsor?因為等於說我們畢業三年內不需要對不對?

對,三年內是不需要的。是那三年後,你會需要 H1B 的 sponsor,所以我自己是覺得我不用的原因就是我覺得,說不定我就只待三年,我沒有一定要拿更久。

Oli 拿到 offer 之後,會不會跟 HR 討價還價,跟他 compete offer 去拿到更多薪水?

sponsor 的部分,我沒有去討論 sponsor 這件事情,因為我自己覺得 sponsor 是比較 policy 的事情。但是薪水的話一定要去 negotiate 啦!

通常他們都會給你比較少,所以你一定要跟他說:OK 我再想一下,不要馬上答應。然後再過可能一個禮拜以內再打電話給他,再跟他講你覺得你為什麼值得拿到更多錢,我覺得這也很重要!

因為我周圍有些人就是沒有去 negotiate,然後別人就是公司發多少薪水、你就拿多少,我就覺得這樣很可惜,因為他們就拿到比較低的薪水,所以我覺得 negotiate 是一定要做的!

但是,要不要去 negotiate sponsor 的話,其實我也有一個故事,就是我有一個朋友他在面試的時候說他不需要 sponsor,最後拿到 offer 就說:「OK 那我可以拿 sponsorship 嗎?」公司就很生氣覺得說前面不是說不用,為什麼你現在又要?然後結果他們就把他的 offer 撤回了。所以我會覺得就是,這件事情真的是比較 policy 的事情,跟薪水是不一樣的,你不要覺得說這(negotiate sponsor)是你可以拿到 offer 再去 negotiate 的東西,我會覺得你要 negotiate 也是可能你工作了一陣子,他們覺得不錯才會去想要不要 sponsor 你,不是在發 offer 的時候。

台美職場文化上有哪些差異?

這個可以講很久欸!我覺得最明顯的差異就是主管,我覺得不管是現在這份工作,或是之前在 3M 的工作,在 3M 也只是一個 intern 但是主管會非常的尊重你的想法,然後也很願意去聽大家不同的想法,我那時候印象還蠻深刻的就是在跟主管討論的時候,他就會說:「OK 這只是我的想法,但是我不想要影響你,我也想聽你的想法」

我覺得這樣的溝通方式,跟我以前在台灣工作的溝通方式真的差很多!其實我以前在台灣是在外商,但是也沒有這麼尊重他人想法的文化吧,我覺得台灣的工作還是比較會是主管講什麼你就做什麼這種感覺。

尊重想法這一點我覺得差很多很多~

想問 Oli 出國前,英文口說是怎麼樣訓練?

我其實出國前只有準備托福的時候有準備口說,那時候就有那個讀書會練習口說,然後考完托福其實我沒有再針對口說去練習,但是我出國前比較多是做讀書跟聽力的加強,就是因為我知道出國會看很多案例,所以我那時候想說要多看一些文章!

所以我有看什麼紐約時報,或是看一些實境秀去就是增加我的聽力。然後我自己是覺得出國以後,我反而覺得我最一開始最大的障礙反而是 listening,因為大家都講得很快。然後我覺得有一段時間是,我有時候聽不太懂老師在講什麼,不過我自己覺得就是過了一段時間真的就都聽得懂了!

所以好像就是環境吧,就是你常常聽以後就都會懂這樣子。

有推薦看什麼實境秀嗎?

我都看沒營養的東西欸!就是把自己沉浸在那個環境裡面,看什麼都可以這樣~

因為我都是看那種很生活化的,出國前是看什麼 Too Hot to Handle 或是看那個什麼 The Circle,反正就是很生活化的東西。那些都是你生活中會聽到的東西,甚至是一些 phrase 也是生活會用的,我反而覺得比看美劇,我自己是這樣覺得。

實境秀的時候會把字幕關掉嗎

在美國的時候是沒有字幕,但是在台灣的時候我會盡量讓自己不要看。

Oli’s Instagram

Oli 其實在 Instagram 有分享很多關於比如說留學生活、求職等等相關內容,那我想要再問一下 Oli 可以介紹一下平常還會在 Instagram 上分享哪些內容嗎?

我以前的話比較多分享的是我留學申請的一些事情,比如說我申請的 tips 或者是我的一些想法,然後因為我那時候就是以 GMAT 沒有到 650,然後托福又不到 105 的成績,申請上西北 IMC。

那時候大家都跟我說:「喔你這成績不可能申請上」然後我最後就是申請上了!

所以我就覺得這是一個很值得跟大家分享的經驗,然後去跟大家解釋,或是分享說我是怎麼申請上的。就是因為我覺得很多台灣人都會覺得說:學校就是只在意成績,但是我其實因為我從很早就開始研究申請這件事情,然後我其實後來覺得學校更在意的是你整個的 total package、還有你的 storytelling。

就是不只是:OK 你的 GRE 320、還是你 GMAT 700 分,就會要你。

所以我那時候會想要寫這些文章就是想要讓大家知道這個概念。那後來就是出國讀碩,就是分享一些在國外就是讀書,然後現在工作、找工作的經驗,所以現在後期比較多是我的工作或是我在美國生活,還有的一些觀察這樣子,後來分享就是方向比較不一樣。

其實如果從 Oli 很早開始追蹤,就等於說陪伴著 Oli 一起成長嗎?

對啊!我覺得蠻有趣的。

就是有些人也是跟著我可能從我在申請、申請完,然後他們自己也申請,現在他們也來了美國!

我覺得有點像是跟大家一起努力~然後一直往前邁進的感覺,覺得蠻感動的

如果有台時光機可以帶你回到過去或未來,Oli 會對留學前跟未來五年後的自己什麼樣的一句話?

我覺得如果是跟出國以前的我,講一句話我會覺得就是要感謝自己當時的努力吧!就是以前在台灣工作做 Marketing,真的有夠有夠累、真的很辛苦,然後還要就是加班到很晚,還要回家繼續寫 Essay。

那段時間真的超痛苦的,然後又要一早起床。我覺得也是因為有經歷過這麼痛苦的事情,就是才能帶我到在這個位置,所以我會覺得還好那時候就是有咬牙苦撐!

然後,聽起來是我覺得也是有點不健康啦!因為那是那真的不太好,但是就是還好我那時候有努力。

如果是對未來的自己的話,因為我經歷過那麼痛苦的日子,我會希望我不要再過這麼慘,就是我會希望以後可以過得比較,往自己理想的生活邁進吧!然後可以就是比較有餘裕的過著 work-life balance 的生活,我會希望因為我知道我不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所以我會希望自己可以往更好的生活邁進!

如果對 Oli 線上課程、美國生活或求職內容有興趣的話,平常可以在哪裡找到 Oli?

如果是 Instagram 的話,就是 Oli_chases 這個帳號,然後我也有一個 Blog,就是我會放文章在 Blog 上面,就是 olichases.com

然後如果是線上課的話,就在我的 Instagram 的那個連結裡面就有我的線上課的連結。

目前課程是針對美國求職對不對?

其實課程不會只侷限於美國,就簽證的部分都會以美國當例子啦。

但是其他譬如說 Interview 或者 Coffee Chat,或者是怎麼安排找工作的時程,就是其實我覺得不是只有侷限於美國!因為我那時候也有投加拿大、英國。就這其實蠻多人會問我的,所以其實對可能台灣人要轉到比如說台灣的外商也是很適用的,因為我覺得就是那些準備的東西,你平常也會用到,只是可能比較不一樣是 Coffee Chat 吧!

就是台灣人比較不會去做 Coffee Chat,但是你要怎麼去準備 Interview 或者是準備時程規劃的話,我自己是覺得也用得到!

只是老實講,台灣找工作沒有這麼難啦~就是我會覺得這是進階版的找工作。


留學&求職資源彙總

  • 💰 雅思 IELTS 報名 $500 折價券:「點我」填寫問卷即可領取
  • 🎯 OfferLand 落點分析:「點我」獲得精選留學顧問免費諮詢一次!
  • 📚 我寫的電子書:「輸入優惠碼:blog100」獲得履歷、SOP 文書、英文面試攻略專屬折扣

我架設了「OfferLand 留學申請落點查詢系統+留學&職涯論壇」,累積 5,100+ 用戶、270+ 文章、2,200+ 申請落點數據!點進來查詢落點&閱讀乾貨,探索最友善的論壇,留學生&新鮮人都在 OfferLand 上討論~

(如您正使用 IG 瀏覽本網頁,請在瀏覽器輸入網址 offerland.cc,以免無法用 Google 登入)

👉🏻 歡迎 加入 OfferLand LINE 好友,獲得個人化落點訂閱推送!


歡迎收聽我的 Podcast「Jason 學長的職涯資料夾」~在這裡,我將用輕鬆的對話收錄留學&職場上各式各樣的精彩故事,無論是正在探索的學生、剛踏入職場的新鮮人、還是正在尋求職涯成長的專業人士,相信每份資料夾中的檔案都將讓你有所收穫!

隨時隨地「打開」資料夾、探索其中的故事、學習新的技能和獲得見解。無論你是想尋找職場乾貨,還是渴望聽到真實人生的故事,「Jason 學長的職涯資料夾」都將帶給你輕鬆、有趣和實用的內容。快來點開每一個檔案,與我一同探索職場的無限可能!


我的 Instagram (@jason_career) 平時會分享更多留學申請、職場資訊、英文檢定等内容。

一起為履歷加分、在人才市場脫穎而出!歡迎大家追蹤、找我聊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