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更新時間: 2023 年 08 月 31 日
今天邀請到畢業於成功大學,工作三年後選擇去新加坡管理大學 (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 SMU) 留學、就讀 Master of IT in Business (Analytics Track) 商業資訊科技碩士(分析方向)的 Lulu 來分享她的 MSBA 留學心路歷程!
文章內容節錄
📂 留學緣由:擴展職業視野,出社會三年後,藉此學位獲得新知識和改變
📂 選擇新加坡:教育、產業發展、地點、文化、語言
📂 選校考量:錄取 NUS 和 SMU,教學內容、就業機會、實習計劃、學校地理位置
📂 自行申請:最初考慮代辦,但認為代辦服務無法滿足需求,選擇自行處理申請資料
📂 邊工作邊準備申請文書:主要挑戰是時間壓力,建議提前準備並保持輕鬆心態
📂 面試準備:除英文外,著重表達自己的目標、專業能力和興趣,展示對數據分析領域的熱情
📂 未來規劃:建議提前接觸學長姐,瞭解就讀學校的經驗,更好地規劃職涯
留學緣由:
出社會三年後,為什麼會有出國留學的想法呢?對於這個碩士學位有何期望(希望獲得什麼或是為你帶來什麼改變)?
其實在大四的時候就有猶豫過是要先讀研究所還是先就業,但後來發現到自己對職場有太多未知,所以決定先就業,尤其是到第一線去看看真實的營運狀況到底是如何,當時就有想說先給自己三年的時間,之後再抉擇一次。
後來 MA 培訓期差不多要結束,重新對自己的 Career Plan 做規劃,覺得到國外生活、就業也是不錯的選項,也想要對自己這兩年在職場上的所見所聞重新整理、更有系統脈絡地把之前不足的地方補齊(統計、數據分析),所以選擇了出國留學。
為什麼會選擇新加坡作為目的地?
當初在選擇留學國家的時候,主要是把以下五點列為最重要的考量:
- 教育資源 – 同時從整體教育環境與體系及單看商業、數據分析領域,兩部分都去瞭解。
- 產業發展 – BA 畢業後在當地的就業機會,及當地特別注重的產業領域是否是我喜歡的。
- 地點 – 希望能離台灣不遠,要回家隨時能回。
- 文化 – 希望當地文化(或至少職場環境文化)是包容、尊重各種文化、族群。
- 語言 – 希望是英語系國家,或是在高等教育中有規劃英語是主要教學使用語言。
當初篩一篩,能選擇的國家主要是:美國、英國、新加坡、荷蘭,但我不想去大國,所以後來選擇申請新加坡及荷蘭兩國的研究所,但因為申請時程上新加坡會先跑完申請流程、先得到結果,就沒再申請荷蘭的學校了。
同時被 NUS MSBA(世界排名 11)& SMU MITB(世界排名 30)錄取,為什麼最後會選擇 SMU MITB 呢?你的選校考量因素有哪些?
其實 NUS 是我的 Dream School,拒絕 Offer 的時候心超痛的哈哈哈哈。但當拿到不止一間學校的 Offer 時,真的要回歸到當初你想要留學的動機是什麼來作為最終考量。我當時是從兩個主要的角度去切入:教學內容(在學校可以學到什麼)跟就業機會(我最終能否有更大的機會在當地工作)。
教學內容主要是從三個部分:課堂運作(大小班制)、課程規劃、學生工作經驗與國籍比。
以 NUS 而言,基本上是大班授課形式、更重視課堂授課和 Coding;主修方向是進到學校後再以選課方向去決定,不用在入學前先抉擇,彈性很大;學生的工作年資較低,本地學生占比大概 35%。
SMU 則多為小班授課、重視課堂互動和 Group Project;主修需在提交申請時就決定,但學分保留跨組、跨所選課的彈性;學生平均有 4 年左右工作年資,本地生占比約 50%。
就業機會則主要分成:實習規劃、求職協助、就業資源、學校地理位置。
NUS 的實習主要規劃在 Program 的最後三個月,也就是說整個規劃會是:上完所有課程、實習、畢業求職或入職;學校有提供協助修改履歷等資源;就業資源因為企業合作對象多加上校友多所以算多。
SMU 的實習則規劃在 Program 的下半年左右,主要會以白天實習、晚上上課的方式運作;求職資源包含但不限於協助修改履歷、模擬面試、各種 Workshop;就業資源有眾多企業合作對象及校友所以同樣算多;地理位置優於 NUS,因為位於市中心,不論實習或交通都會更為便利。
比一比就知道自己的需求在哪裡,SMU 相對而言更能給予我想要的,所以最終就選擇了 SMU!
(Source: QS Business Master’s Rankings 2023: Business Analytics)
申請環節:
為什麼會從嘗試找代辦,最後決定自己準備申請資料呢?
最一開始其實很常聽到說只要把成績考好(GRE、GMAT、IELTS、TOEFL等),其他的事情都可以交給代辦協助,半信半疑地上網蒐集資料,也嘗試跟三間代辦接觸與預約一對一諮詢後,覺得代辦能提供的服務不完全能符合我的需求,所以最後決定自己處理。
當初會決定自己準備資料主要是以下三個因素:代辦主要處理的留學國家還是以英美澳等為主,相對而言我想申請的新加坡和荷蘭是冷門國家、不否認在第一次免費諮詢時,也從顧問口中得到一些想瞭解的訊息,但主要還是覺得代辦能協助的內容跟想像中有點出入,自己也是比較謹慎會擔心東擔心西的人,考慮之後覺得自己申請比較放心、再加上比較不擅長的文書資料部分,剛好有找到 Jason 學長有提供相關資源和服務,在溝通過程中也都覺得專業、很讓人安心(非業配文XD)
在走完整個申請流程後,也建議大家尤其是會需要面試的人,如果時間上允許的話盡量自己處理,在撰寫資料的過程也是對自己為什麼想要留學這件事來重新整理脈絡及剖析,也因為在過程中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在收穫 Offer 的那刻也會變得更加高興與珍惜!
準備申請文書時,最大挑戰是什麼?如何克服?
這題可以扣回到上面提到,在代辦提供的免費諮詢時,發現自己其實完全可以挑戰申請 AY 2023(2023 學年),所以調整了整個籌備期的規劃,但不得不說最後的準備+衝刺期真的蠻硬的,幾乎可以說所有的資料(SOP、CV、推薦信等)和成績(GRE、IELTS)都是在送出申請資料的前 45 天搞定的,所以如果有時間還是建議提前瞭解想上的學校有哪些標準、有哪些事情是可以提前做準備的。
大概到繳資料前兩周左右,其實有感覺到身體快不能負荷這麼大的壓力了,那時候真的就是想說撐完最後這幾天,不要再逼自己了,大不了 +180/365,身體還是最重要的。主要可能是心態部分慢慢放鬆一點,適時地放下一些過度擔憂讓自己變輕鬆一點,所以還是有順利完成之後的線上面試,最後也順利上岸。
針對面試環節的準備策略?
除了把英文練好之外,我覺得在準備的過程中理解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並且讓面試官能感受到你對自己目標的堅定並且被你說服,是我在準備過程中最努力準備也有好好展示的部分。其他你準備的問題都圍繞著這個核心的想法:你是誰、你的過往經歷、你為什麼要來、你希望去到哪裡等等等。
如果有更多時間準備留學申請,會有哪些環節想要改善呢?
我會想要提前去接觸正在那些研究所就讀或已經畢業的學生,提前去瞭解我的想像和認知是不是正確的,也可以更完整地規劃我的 Career Path,和他們詢問學校可以提供那些相關幫助,或是知道也有其他畢業生已經在相關的工作或職位,就可以即早知道自己有哪些可以努力的方向,減少一些自己探索後不確定的時間。另一個是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讓身體更健康、作息更規律也更有體力來準備考試和整個申請過程。
職涯規劃:
在大公司擔任 MA 的經歷,培養了哪些技能?為什麼會對數據分析領域產生興趣和熱情?
零售業的 MA 跟大家想像中的 MA 可能不太一樣,會有更多的時間是待在前勤做很多執行面的事項(=非常雜的工作內容),在多數時候做的事情跟一般的專員沒有不同,只是有機會被交付更多專案或管理相關的任務。但整體來說,我覺得主要學習到了三個面向的技能:Business Development + Project Management +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另外因為我對數據和產業研究比較有興趣,主管也願意讓我花比較多時間在這方面的鑽研。
比起說因為就職後對數據分析產生興趣,更多的是在工作時發現對數據的擅長,也瞭解自己更喜歡從數字面找Insight、再用實際營業狀況去驗證的這段過程,確認了還是喜歡數據分析相關的工作!
在拿到碩士 Offer 後、出國讀書前,參加了什麼實習專案?
其實比起說是實習專案,工作內容更像是以顧問的角色協助規劃與執行,只是因為時間只有三個多月且每周只需上三到四天班,所以我把它當作實習專案來看XD
在空窗期間我有到之前客戶的公司協助主要做兩大專案:品牌實體櫃位設點評估專案、新 ERP 系統導入專案規劃與執行。前者主要是跟我之前的工作專業有關,後者則是我一直嘗試的系統導入規劃。
為什麼大學時會選擇歷史跟統計雙主修?
對我來說歷史是興趣,統計比較像是對管理學院的好奇而選擇的科系,沒想到選了一個偽管理真理科的科系,雖然中間有一度覺得很累,不知道學了一堆統計理論到底可以做什麼,但因為本來就蠻喜歡數學的,所以就繼續修課。但整體而言,大學修課期間覺得還可以、課業不會超重,就像是以前高中讀數理科目累了會想讀一下國文或歷史地理的感覺,有做好平衡與規劃就行,讀著讀著不小心就順利雙主修畢業了。
其他問題:
你認為程式背景不夠的話,會很難申請商業分析嗎?(畢竟這個科系近年超夯)
Business Analytics = Computing Skill + Math/Statistics + Business Knowledge
在這三個部分我覺得至少要能掌握兩個部分,那麼另一個稍微弱一點不會有太多問題,就是盡快補上就好,但如果經驗是 0,可能會有點難度。
以 Computing Skill 而言,至少要提前先修一些線上課程、進階一點也可以嘗試用程式做研究或小專案,重點在於要讓面試官感受到你知道自己的優劣勢在哪、你也願意且已嘗試精進不足的地方,並規劃在之後要持續精進,這樣就夠了。
可以微微分享的是在面試的時候雖然面試官有詢問我 Data Analytics 的經驗,但離大學的 Group Project 真的是太久,所以我選擇分享在工作期間把分析邏輯放入專案執行的經驗(問題假設、數據驗證、最終成效),面試官也是給過。
對於那些也想要追求數據分析或商業領域的學弟妹,可以分享一些建議或鼓勵的話嗎?
讀統計系的第一年,最常聽到的就是 ”Data scientist is the sexiest job of the 21st century.”
那時候彷彿全世界的目標都是成為資料科學家、工程師;但多年後的今天,每個人都需要能夠掌握數據分析的能力。
現在看來不論 BA 或 DS 都是顯學,比起一味地追求,我覺得如果能夠瞭解自己想透過學習這些知識來達成自己的什麼目的才是更重要的、才能夠在這條路上堅定前行,不會迷失掉自己。
如果真的喜歡就不要猶豫地出發吧,不開始的話怎麼知道會看見怎樣的風景呢 XD
\\ 留學&求職資源彙總 //
- 💰 雅思 IELTS 報名 $500 折價券:「點我」填問卷即可領取
- 🎯 OfferLand 落點分析:「點我」獲得 Jason 學長精選的留學顧問免費諮詢!
- 📚 我寫的電子書:「輸入優惠碼:blog100」獲得履歷 CV、SOP 文書、英文面試攻略專屬折扣
\\ 我提供的留學&職涯服務 //
- 📝 履歷 CV 精修&深度諮詢:打造你的優質 CV!透過專業深度諮詢&潤飾,找到閃光點讓你大放光彩! 一同討論故事、找到自我定位和優勢,獲得更多面試機會!
- ✍🏻 文書編修&深度諮詢(SOP, PS, CV, 推薦信):超過百人好評!帶你精準表述自身經驗,為成功錄取夢校鋪路! 從故事挖掘、架構調整到語言修飾,全方位讓申請文書煥然一新,一起寫出有邏輯且吸引人的故事!
- 📌 模擬面試(求職&留學):1 對 1 狙擊弱點、實戰提升熟練度:提高面試通過率|深挖優勢、練就自信,一次練習全面提升,從容應對面試!全方位支持,為你開啟職場新篇章!
\\ 我架設了「OfferLand.cc 留學&職涯一站式平台」 //
👉🏻 加入 OfferLand LINE 好友,獲得個人化落點訂閱推送
訂閱電子報:獨家優惠資訊、最新內容通知!
不定期分享高效成長 Tips & Insights
我的 Instagram (@jason_career) & YouTube(Jason 學長)& LinkedIn 會分享更多高效成長、外商職涯、留學申請等内容。一起為履歷加分、在人才市場脫穎而出!歡迎大家追蹤、找我聊聊!